焕发科技创新“第二春”
习总书记说:“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科技创新是掌握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的最重要途径,而青年科研人员正是科技创新、实现弯道超车的生力军。
各地要与时俱进梳理政策制度,优化顶层设计,点亮政策“指路灯”,搬走门槛“绊脚石”,打通程序“中梗阻”,方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科研人才的攻关雄心、创新恒心和突破信心。
点亮政策“指路灯”,增强“底子”。政策导向就是创新方向和强大后盾,明确的政策导向是科技创新的“指路灯”。在国外实行对华技术封锁的严峻局势下,我们应该学会从危机中发现契机。要做“能量激励”的加法,以科技发展难点痛点为导向制定鼓励性政策,明确科研攻坚目标,凝聚青年奋斗力量,实现重大专项突破。要做“资金支持”的加法,聚焦基础研究与科创高地,持续提供科研经费,保持青年改革底气,保障创新行稳致远。
搬走门槛“绊脚石”,加快“步子”。滥设门槛是科技创新的“绊脚石”。“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是青年科研人员长期面临的四大门槛。要做“入职要求”减法,比如对于前沿交叉学科与重点科研领域的应届博士,要适当放宽“海外经历”、“文章数量”等刻板入职要求,避免“青椒”陷入“出国镀金”绝境,切实用好青年创造力为国贡献。要做“考核指标”减法,要锚定“科研能力”考核核心,放宽“基金”、“论文”、“头衔”等形式要求,让青年科研人才不再关注“吹得响”成果,主动回归“用得上”研究,尽快投身关键领域科研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打通程序“中梗阻”,畅通“路子”。繁杂的程序是科研创新的“中梗阻”。政策要做“阶段性考核”减法。坚决修正“学校有考核,院系又考核,研究所还考核”的不合理制度,卸下“重复汇报”的担子。政策要做“经费报销手续”减法。切实简化报销材料,缩短报销流程,加快报销反馈,卸下“程序繁杂”的担子。政策要做“教学任务”减法。放宽“青椒”教学要求,鼓励专注“专精特新”研究创新,将青年创新力量集中于科研重难点攻坚任务,卸下“忙于教学”的担子。
习总书记强调,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当以强化政策引领为着力点,优化科研创新生态,方能牢牢抓住青年科研人才这一“关键变量”,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想注入不竭驱动力。(杭州市拱墅区湖墅街道 杨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