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科技之“手”推筑“中国之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指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并强调“我国经济要往上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就要靠科技”。科技创新并非一朝一夕才能成就,而是在科技成果的推动下夜以继日寻求新的出路,在不断磨炼中趋于完善。
点燃“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奋进之火。从“神舟”飞天到“蛟龙”入海,从“嫦娥”奔月到“墨子”传信,从“北斗”组网到“天眼”巡空......每一次对未来生活蓝图的描摹,都在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着力量。例如第24届北京冬奥会设立的“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成为一大亮点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既满足冬奥会筹办及参赛的重大科技需求,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唯有紧抓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金钥匙”,走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才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厚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成长沃土。“天眼之父”南仁东为寻一处“天眼”的最佳落成点,花费十二年踏遍西南大山,他呕心沥血二十二年最终打造国之重器,肩负荣光而安心辞世,这不但是物的地位,更是人的品格。“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一句是屠呦呦在漫无边际的中医药研究资料中寻觅而来,正是给予其正确提取青蒿素的灵感。以回归传统为“圆心”,以现代创新为“半径”,中国科研为“圆”,终将会在每一位有识之士的拼搏下,愈加宽广无垠。
鼓足“功名多向穷中立,祸患常从巧处生”的创新勇气。穆勒曾提出:“此刻一切完美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人类智慧的体现和宏图伟业的构想都离不开创新。从20世纪80年代启,经济发达国家的许多优秀企业专家提出了许多新的管理思想和观念,例如经营思路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等等。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的“主心骨”;创新不仅能稳定企业、拓展市场,更能推动国家发展驶入“快车道”。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处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中的当代中国,应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作为国家发展前景的着眼点,立足当下,坚定不移得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才能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引领高质量发展。(庄智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