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做好人才引育留用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二十大以来,人才作为高频词多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各个讲话之中,党中央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地发展过程中,亦是感受到人才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积极推出一系列政策,做好人才的引育留用工作。
孔子有云“因材施教”,于各地而言,人才引进也应该因城施策、因地制宜。既不要搞特殊的保护壁垒,也不能海纳百川,不加筛选将人才统统收入囊中。相反,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深挖自身潜力与特色,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的人才引育留用的创新之路。
调研特色产业,精准引进。各地引才聚才最终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为当地服务,促进当地经济科技领域的发展。唯有引进与当地优势产业链、发展方向相适应的人才,才足以发挥人才的作用助力当地打破发展进程中的难点堵点,实现最大效益。通过对重点企业的摸排调研、座谈会形式了解当地企业诉求,编制需求清单,突出“紧缺急需人才”的行业和领域。把人才、资金和产业融合起来,灵活通过人才交流会、人才招聘平台、人才服务机构等形式靶向性吸引专业人才。
深挖人才特性,分类培育。引进来的人才不可放任自流,也不可一刀切。要让人才的能力有的放矢,地方人才工作要围绕不同的维度实行差异化的培养与扶持。一方面政府统领,加大对人才创业、人才研究项目的政策扶持作用。将各类人才标准评定要求透明化、公开化。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使用和培养上的主体作用,鼓励自主开展人才培训与交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与平台搭建。
完善人才服务,长效留用。人才引进、培育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避免人才流失尤其是高端专业人才的流失对于各地人才工作来说都至关重要。那么各地不同的情况下,要有错位化的服务人才,让人才留得住用的好。对外地人才给予安家补贴、人才公寓等,同时做好医疗政务等一条龙服务让人才有归属感,对于本地人才则是适当完善激励机制,同时做好沟通了解需求将城市发展与人才工作结合,让人才有自豪感。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在各地人才工作如火如荼的当下,唯有因地制宜特色化引才,差异化育才,错位化留才,才能真正“破圈”实现经济发展与人才发展的同频共振。(龚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