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工匠精神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更需要具备前沿技术、会技术研发创新的高科技人才。
近年来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等超级工程不胜枚举,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更是离不开一批批高技能人才的辛勤付出。航天员乘组由指令长汤洪波、指令舱副驾驶唐胜杰和操作舱副驾驶江新林组成,是历年来平均年龄最小的一组航天员,不禁让人感慨英雄出自少年人。如何加快培养造就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对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实施技能强国行动,促进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一是夯实根基,培养具有理想信念的高技能人才。有理想,就是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有了目标有了信念,才能在枯燥复杂的工作中不断永攀高峰。有投入,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环境和土壤,也要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歧视,打破“考不上高中才去中职”的陈旧观念,得到社会尊重。
二是创新模式,培养具有强力冲劲的高技能人才。有担当,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强国复兴有我”使命担当的主动性,促进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特色,相关职业院校要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与企业互补互促、共建共享,从法律上规范,从政策上引导,从专业上匹配产教融合。
三是营造环境,培养具有永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有支持,所有的大国工程离不开一批批的一线高技能人才不懈努力,如何营造适宜成才的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课题,从工作、生活、成长各方面创造条件,比如强化公共服务,建设人才窗口、人才住房补贴等。选树最美职业人,贯彻落实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等。有宣传,弘扬新风尚。引领社会舆论风向,在电视、广播、地铁等公共场所轮播播放宣传片,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新气象,书写属于高技能人才的美丽人生。(陈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