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企业是创新的主阵地,也是推动创新的生力军。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行。”那么,如何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持续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等不断攀上新的高峰,实现跟跑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多方共同发力、久久为功。
实现创新驱动,需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源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要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瞄准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持续攻关,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像华为十几年如一日坚持自主创新,在面对美国的芯片封锁时,靠着自主研发的芯片技术突出重围。要持续推动传统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运用5G、物联网、大数据等多种技术手段,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与核心竞争力。要引导企业深化应用创新、模式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改进生产经营流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从中端制造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持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质量与效益,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持久的资金支持
实现创新驱动,需要发挥人才推动创新的爆发力。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最具活力、爆发力的因素。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要改革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综合评价方法,完善评价程序、扩大评价范围,综合评价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彻底改变以往过度追求科研成果数量而忽视创新质量效益的怪相。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不同人才主体间的合作机制、联动机制、共享机制,持续扩大人才使用的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像浙江嘉兴的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就充分整合了高校与企业的人才资源,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校际合作交流便利化、便捷化。
实现创新驱动,需要提升政府服务创新的保障力。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公平的维护者,应该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要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充分整合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大型骨干企业、科技中介机构等多方主体的创新资源,形成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交流平台、合作平台,建立起产学研用更加紧密的协同创新体系。要加大创新活动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政府基金、银行信贷、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多种手段,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成本,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渠道和资本市场的强大支持。要持续强化企业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知识产权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严重或屡次知识产权侵权者纳入企业、个人信用“黑名单”,尽最大可能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营造尊重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
时代在变,但创新这一旋律没变。“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只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涓涓细流就能汇成大海,点燃企业创新引擎,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创”见未来。(挂职干部 傅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