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行动”引人才回流,助力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一直高度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近年来中国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优秀人才,以及外出人才纷纷回流。
江海拥贤,拓宽开放型引才之道。三国时期,早有“三顾茅庐”体现“求贤若渴”的引才观、“白帝托孤”体现“知人善任”的用人观、“鞠躬尽瘁”体现“拴心留人”的留人观。近年,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以“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的开放意识去主动寻找那些潜藏在各行各业、各个角落的人才明珠。回首历史,从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国家的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敞开“纳贤之门”,以“千金买骨”的决心,用心用情地引导各类人才融入国家事业,让真正的人才有“用武之地”,让各类人才能“百花齐放”。各级相关部门应聚焦地方实际发展需求,围绕用人主体需求,以开放的意识敞开“纳贤之门”,积极出台“揽才实招”。
精准服务,构建全方位人才格局。建设“人才楼”“招贤馆”为人才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营造了一种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要加强对人才的投入让他们感受到实心的爱才氛围,使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并强调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只有让人才在这里感受到亲情温暖,享受到精准的服务,他们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国家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同时,要建立正向激励体系,明确生活待遇、晋级和荣誉奖励、重点项目支持等人才政策,从政治、工作、待遇、心理等多个层面激励、支持、保障人才的全面发展。
完善机制,搭建多层次成长平台。“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我们更要善于用好人才,释放他们的最大效能。坚持以事择人,实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要精准定位、精准结构、精准需求,搭建好人才结构框架。“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我们不能束缚人才的发展,要搭建一个宽广的平台,为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提供空间,鼓励他们拼搏奋斗的意志。要完善评价体系,给予政策鼓励,建立“揭榜挂帅”“赛马”制度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得到合理回报。只有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人才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最大限度地释放各类人才的活力。(何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