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基础学科人才的“金字塔”
要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
要确定人才培养的宏观布局。基础学科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既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确保人才持续补给的基石。为了满足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组织部门首先要对人才培养的规模进行科学的规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宏观布局需要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实践环节、导师制度、评估机制和社会联系等方面进行规划和实施。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出具备扎实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打造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选拔是基础,建立多元化的招生渠道和选拔机制,吸引更多有潜力和兴趣的学生进入基础学科领域。培养是核心,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学生需求,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提供系统性和前沿性的知识培养。同时,吸引和培养具备深厚专业知识、教学经验的教师,提供师资培训和发展机会。评价是导向,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并且建立质量保障机制,不断改进教学和培养质量。使用是目的,积极与企业、行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合作研究项目等,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链条,从招生入口到毕业就业,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使其具备扎实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聚焦国家创新发展紧迫需求。基础学科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石,培养优秀的基础学科人才对于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和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培养优秀的基础学科人才,能够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基础学科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他们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前沿探索,为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只有聚焦国家创新发展的需求,才能培养出更多具备扎实基础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房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