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创新 > 教育科技 > 正文

学习庖丁解牛,加强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

2024-06-17 14:00:22 | 来源: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庖丁解牛》是《庄子》中的美文。庖丁解牛的技术,很有美感,如音乐演奏,如舞蹈:“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非常惊奇,就问庖丁,为什么有如此精湛的技术。

庖丁接下来的一段话,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阐释。庖丁说自己的技术,有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刚刚学习解牛的时候,也是一个生涩的新手,“所见无非牛者”。通过多年的实践,他掌握了牛的生理结构,到了技术精湛的阶段,刀锋到处,牛为之解,“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但这还不够,经过多年思考学习,如今他超越了技术层面,达到了主体与客体同一出神入化,“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庄子》中,还有一个关于工匠精神的故事,讲述了技艺高超的木匠梓庆,如何制作乐器的故事。在开始工作前,梓庆首先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心无杂念、全神贯注,不再考虑名利,不再介意他人评价,直到第七天,达到忘我的境界,乐器在心中成型,包括其形状、花纹和雕刻的动物形象,如此,他方才进入山林,仔细观察树木的质地和形态,选择最合适的木材。当他开始工作,变得如此执着、专一、忘我,将所有的心神凝聚在劳作中。

这两则故事是中国古代工匠技艺和精神风貌的体现,蕴含了丰富的启示,对后世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职业教育就是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历史上这些优秀工匠的精神传承下来。这种传承不仅体现在教育的目的上,也体现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

职业教育涵盖了技术、工程、医疗、教育等职业领域,旨在为学生在特定领域内从事专业工作做好准备。但是,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孩子的职业技能,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它还是一种职业精神的教育,是一种人格的陶冶和升华,职业教育的成败,与国家和民族的发现息息相关。因此,更需要重视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工匠精神不仅是职业教育的追求目标,也是职业教育的精神导向,它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学生不仅应该学习职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培养对工作的热爱、追求卓越和注重细节的精神,教育者要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以工匠精神提升工作成果。

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工业化国家成功的经验。

日本将产品打入全世界,汽车、电器、机械等产品都占领了世界市场。一个小小的日本料理,也成为欧美高端餐饮的一部分。日本著名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经营的寿司店,虽然只有十个座位,却是世界上最小的米其林三星餐厅。

为何如此?

因为,在日本社会有“重职主义”的传统,传统工匠一生只专注于一件事、制造一种产品,对于手艺的熟练精巧有着严格的自律,优秀工匠地位甚至高过学者。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教育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年轻人对工作的热爱、对技艺的精湛追求、对极致的崇尚和对美的追求,使得这种精神得以传承和发展。工匠精神是日本产品能够享誉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让我们看看,为什么德国的高端和精密机械能够享誉全球。

德国工匠精神的起源也有传统,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行会制度,那时的工匠们通过传统的学徒制度和师徒关系,从事各种手工艺和制造工作。他们以求精的态度、严格的标准和艰苦的努力,将德国的制造业提升到了世界领先地位。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这种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德国文化和国家品牌的核心价值之一。

德国制造的声誉,与该国的职业教育理念息息相关。现代德国采取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学生不仅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在企业接受实践操作培训,学习与工作无缝对接,同时,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

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借鉴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培育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学生,将他们输送到各行各业,因此,我们在职业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四种工作伦理。

一育追求完美的精神。培养学生工匠不断钻研技艺,追求技艺的精湛和完美。

二育职业使命感。教育学生将工作视为一种使命和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育品质主义。教育学生注重细节、追求卓越,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达到最高的品质标准。

四育对成就感的追求。在职业教育中,鼓励学生追求成就感。历来解读《庖丁解牛》,多集中在庖丁如何掌握技艺上,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庖丁对工作成就的态度。即使从事卑微的职业(在古代,屠户甚至是被人瞧不起的工作),他依然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爱,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去面对。《庄子》中有一段美丽的语言,描写庖丁在完成工作后的满足感,这段话令人动容:“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基础。当代工匠精神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上,将其融入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中,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职业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黄丽珍)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