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创新 > 教育科技 > 正文

向“新”突破,以“质”谋变,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6-28 14:42:46 | 来源: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五云街道办事处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起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于“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历史必然,又是实现高水平科技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一、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刚刚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李德仁和薛其坤院士更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中国科学家精神。“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李德仁院士拒绝国外科研机构高薪邀请,毅然回国执教,面对落后国际数十年的遥感卫星技术,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了坚定的信念,不论碰到多大困难和挫折,都能克服它”,薛其坤院士考研3次方能“上岸”,多年来坚持早7点到晚11点的工作作风,带领团队向科学未知领域不断探索,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验上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在中华民族的伟大进程中,经过一代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中国科学家身上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品质和鲜明的文化气质,这就是包括爱国、创新、奉献、育人等丰富内涵的中国科学家精神。这些精神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志要素和心智力量。必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肩负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科技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不断为科技自立自强的现代化科技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二、在大力培育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中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浙江提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即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招,是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深化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固本之举。纵观百余年奋斗历史,党取得的一切成就、创造的一切奇迹,无不是从广大人民群众中获得前进动力。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归根结底要靠高素质的劳动者。

科技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资源。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归根结底要靠高素质的劳动者。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建设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劳动大军,培养造就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推动科技强国建设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必须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知识智慧,形成创新创造合力,产生优势互补效应,以此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三、在扎实推进产业融合中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壮大。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以及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更需要关注前沿产业和传统产业创新的有机联系,形成协同效应。新质生产力不意味着对传统生产力的简单替代或否定。当前,依托数字经济发展,无人零售、无接触配送、在线诊疗、远程办公、跨境电子商务以及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新质生产力将对旧有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推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重新拉动传统生产力的复苏,赋予其更大的生产效益。(王杰)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