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高校教室装人脸识别监控行为
近日,南昌大学在全校教室安装高清摄像头和录音设备行为引发热议。校方回应,此措施是上级要求,监控摄像信息仅供内部使用,很多学校都这样做。接受采访的南昌大学大二学生表示:“直到开学启用了才给我们发通知,听说是课下自习也录,有这个必要吗?”学校和学生双方各执一词,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理性看待高校教室装人脸识别监控的行为。
高校在教室安装监控,有无相关法律依据,应当如何看待?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的姚志斗表示,根据教育部新规,中小学应当对教室覆盖安装监控,对于大学高校并无强制性规定。校方安装并使用摄像头,是学校、教师对教学工作、学校秩序管理的正常手段。但要考虑到是否会影响大学生、授课老师课堂上的活跃性、积极性及开放性等,该措施产生的效果需全面衡量。
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在教室内安装监控,可以监督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等不认真听课行为。我们深知,有些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上还与社会中的成年人有所差别,有的仅仅因为贪玩,就想方设法逃课。在传统的点名之后,中途离开教室。比如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主任许建真表示:“之前有的同学点完名就跑掉了或者请别的同学代(点名)但是有了人脸识别就没这个问题了,只要你进教室那一刻起,它对你全程进行识别。你低头多长时间,你是否在玩手机,你是否在发呆,是否在看别的书,都能感知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安装监控是对大学生负责。湖北22岁大学生网游成瘾惨死的教训至今让人悲痛不已。同时,学校也不能“一装了之”,仅仅依靠监控来管理学生,学生可以在教室教室里面去作假、伪装;教师也可以伪装业绩作假,这就违背了学校装监控的初衷。
从学生收益角度来看,在教室安装监控,校方至少应该提前通知,更应该征求学生的意见或建议,正如接受采访的一位南昌大学的大二学生说:“直到开学启用了才给我们发通知,听说是课下自习也录,有这个必要吗?”通过正面引导、相互征求意见,也不应该引起学生们如此大的反感。正如一位南昌大学教授所言,教室里的摄像头基本装齐全,差不多全天都开着,说实话会影响到课堂的自由度和活跃性,对我们老师来说最大的压力就是讲课内容,很难放开讲。从某种意义上讲,在高校教室安装监控,无形中束缚了老师和学生,大学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也会因为摄像头受到限制。技术只能是管理的工具,技术不可能成为管理的主体。
留得住学生的人,留不住学生的心,这样的结果,既不是学校管理者希望看到的,也不是教育的初衷。退一万步说,高校就是想通过新技术来管理学生,也必须严格遵照法律,征求相关人群的同意。当然,大学生也应该认同学校管理学生的做法,将人脸识别监控加装在教室门口,只监控学生出入信息,未尝不可。除此之外,人脸识别摄像头摄录下的海量个人隐私信息该如何脱敏处理,数据该如何保存和防护?才是应是学校和学生共同探讨的话题。(朱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