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量”字功夫破解上学难题
——金台区教体局优举措,实现学好上,为民办实事
近年来,宝鸡市金台区城镇化率逐年提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需求和老城区学位供给不充分、不平衡,成为了金台区“上学难”的主要矛盾,突出“难”点是卧龙寺片区、新福园片区的供需矛盾;家长“择校”现象依然存在,生源流向造成校际发展不均衡等问题。2024年,金台区教体局坚决贯彻省、市、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认真开展教育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做足“量”字功夫,聚力解决上学难问题。
增加学位容量
一是优化布局,调整总量。出台《金台区2021--2035年教育布局专项规划》,将卧龙寺、新福园、宝平路等片区作为学校规划建设的重点区域进行合理布点规划,并整合、撤销生源缺失严重的学校。近3年,共撤销空壳机构9所,整合机构4所。二是推进项目,增加数量。十四五以来,总投入8.5亿元,新建轩苑第一小学等校园7所,改扩建三迪小学等校园6所,新建改扩建建筑面积11.5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1470个。年内加速推动龙泉中学等12个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建设。三是内部挖潜,扩大容量。整合三迪中学、卧龙寺小学、陈仓路小学校舍资源,为三迪小学、卧龙寺中学、宏文中学初始年级增加8个教室,扩充学位400个,有效缓解了卧龙寺片区、宏文路片区入学压力。四是改造升级,提高质量。投资2100万元,对部分校(园)和新增校舍进行提升改造,实施校园数字化建设,购置学生防近视设备、智慧黑板、实验室器材、办公设备等,提高优质学位供给数量。
调整生源流量
一是深改革,促均衡。深化“三个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建设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平台,形成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薄弱学校教育集群,进一步发挥优质学校理念、资源和品牌带动效应,实现乡村学校共享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截至目前,金台区已组建6个区级教育集团,1个市、区联动教育集团,涉及成员校15所,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缓解家长“择校热”情绪。二是出办法,稳分流。出台《金台区随迁子女分批次积分入学实施办法》,落实计划招生,积分从高到低录取,录满为止,超出部分由金台区教体局统筹安置。在新福园片区、宏文路片区实行“共享学区”,设置过渡期。“热门”学校严控招生计划,生源少的学校新生人数大幅增加。三是勤关怀,保入学。严格落实各类优待政策,妥善安置现役军人、在职消防救援人员、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等子女入学;对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其子女入学问题;对残疾学生,协调随班就读或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早部署,广动员。召开招生工作会、学区调整调研会、资料审核培训会6次,出台《宝鸡市金台区2024年招生入学工作方案》,落实“两纳入”“两为主”。要求义务段、学前段校园严格按“三项面积”标准核定招生计划,严控班额、校额,落实“双创”要求。二是包学校,防风险。分学段划片区,对义务段,学前段学校包干到人,形成领导包片、股室长包学段、机关干部包校园的网格化包抓机制,负责咨询、分流、核查等任务。8月份起,区教体局取消业务股室一切休假,将行政办公移至学校一线,负责招生咨询、疑难解答、现场分流等服务保障,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三是强督导,促规范。全面落实阳光招生,共抽调10余名机关干部,动员50余名教师,交叉审核资料,纪委监委派驻组点对点进行过程性监督。同时,区教体局向社会公布监督热线,敞开监督渠道,确保招生过程公平、公正、透明。
壮大师资力量
上半年,通过事业招考,人才引进等方式共招聘教师245人,缓解教师缺口;组建了1个优秀校园长工作室,培养市、区级“先进教育工作者”8名,命名区级教学能手100人,推荐上市30人,强化“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区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1275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师资保障。
金台区教体局始终将群众子女入学作为“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重点任务,抓早动快,跟踪服务,形成入学闭环,有效破解了上学难的问题。(魏文博 通讯员 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