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八方英才”还看今朝
2月18日,武汉组织部长会议提出,要以“三个优势转化”为战略支点,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人才工作正是这场重塑之“重”的核心密码。要坚持以“用”为导向,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争创国家高水平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目前,武汉正以“江湖侠气”“江湖智慧”“江湖温度”的“江湖气魄”,聚集起了一批又一批的“八方英才”。
凡用人之道,广纳为上。江湖气魄,不仅蕴藏着千年商埠的智慧与包容,还蕴含在“科学用人观”之中。在这座以“九省通衢”闻名的城市,正以“江湖侠气”为底色,以调动创新资源,创新人才为手段,将人才引育用留的命题融入城市血脉。让创新人才工作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武汉的“江湖侠气”在于“不拘一格方能聚才”。我们要用伯乐的慧眼,善于发现人才。从“学子聚汉”三年吸引百万青年扎根,到“汤逊湖人才十条”兑现奖励资金超2700万元,引才政策始终以需求为锚,精准匹配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光谷青年人口占比达81%,背后是“链长+院长”双轮驱动机制的科学布局,院士专家领衔产业链,高校资源对接产业需求,让“科教富矿”转化为创新动能。武汉打破了年龄限制引进博士和高技能人才,甚至为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量身定制”人才计划,仅2024年便新增留汉大学生30万人。
以“江湖智慧”激活创新动能,让人尽其才。创新工作发展,寻求人才工作的“金钥匙”。切实把创新作为人才工作的“加速器”。武汉推动了相关岗位“人岗相适”,制作岗位“说明书”,让人才与需求精准对接。例如,光电子信息产业突破3000亿元规模,靠的是烽火通信、华星光电等头部企业与500家配套企业的协同创新;长飞光纤的空芯反谐振光纤、联影医疗的5.0T磁共振,更展现了“创新链围绕产业链”的用才逻辑;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两年孵化科技企业200余家,集聚国际人才700余人……一系列新战略的相继出现,正化为创新思路的“良方”,打开突破人才创新工作的“锦囊”。
以“江湖温度”筑牢归属根基,打造城市命运的共同体。留住人才,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文化认同是更深层的黏合剂。人才竞争的本质是生态竞争。武汉深层次破题“留人密码”:全国首创的“人才服务一卡通”集成23项关键服务,5000万元人才资金直达个人账户,落户手续“朝办夕结”、人才公寓“拎包入住”的创新举措,让30万留汉学子真切感受“此心安处是吾乡”。从零工驿站的灵活就业支持,到光谷人才卡的专属礼遇,这座城市用细节诠释着“既拼政效更拼诚意”的留才哲学。
江湖奔涌,千帆竞发。从“九省通衢”迈向“九省通衢”,武汉正将区位优势升维为人才优势。面向未来,更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动能。在这片热土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篇章正在挥毫续写,新时代的武汉,必将以更开放的胸怀、更创新的机制、更温暖的生态,成就“八方英才汇江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美图景。让更多“千里马”在荆楚大地竞相奔腾。(周丽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