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推动基础教育提质增效
2025年,基础教育的发展备受瞩目,其对于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在此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提质成为关键议题,其中学前教育、学生身心健康与创新教育、吸引优秀教师服务乡村学生等方面尤为关键。
深化学前教育政策支持,是推动基础教育提质的关键。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2025年两会聚焦学前教育,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这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该政策不仅有助于减轻家庭负担,更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学前教育法》的即将实施,将提供法律保障,促进学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均衡发展。从资源统筹、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多部门协同等多角度发力,确保学前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利用。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与教育,是推动基础教育提质的目标。学生身心健康与创新教育同样重要。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持续关注。2024年全国两会进一步强调,国家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部署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创新方面,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导向,优化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避免过度应试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与应对技能。同时,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缓解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社交能力。此外,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校园氛围,也是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途径。
吸引优秀教师服务乡村,是推动基础教育的保障。乡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吸引优秀教师服务乡村学生对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至关重要。自2018年起,中央财政通过特岗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等引导教师扎根农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加强乡村教师培训。为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需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包括生活补助、职称评定、住房保障等方面;加强乡村教师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此外,营造良好乡村教育环境,增强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也是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的重要措施。例如,表彰奖励优秀乡村教师,宣传先进事迹,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
2025年基础教育在学前教育、学生身心健康与创新教育、吸引优秀教师服务乡村学生等方面的关注和举措,为基础教育提质指明了方向。通过政策支持、教育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有望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乔智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