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共同富裕”在平原银行上开花结果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宜山镇宜一社区,位于宜山中心城区,总面积1.143平方公里,户籍居民2179户,8609人,外来人口1421户,5605人。社区共有党员319名,设12个党支部,社区有12支文体团队,共有会员1400多名。辖区内共有中小微企业79家,合用场所2030间,出租房397间。现有干部、工作人员26人。2020年集体经济总收入992.58万元、经营收入837.33万元;居民人均收入4万余元,集体分红500多万元,户均分红1万余元,发放各类福利150余万元。
从集体经济“三无社区”到“宜一新社区”、从家家“低收入”到踏上“致富路”,宜一社区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蜕变?又是如何解决群众生活生产中的困难,改善群众生活质量?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三十年前,宜一社区还是一个近乎无资产、无收入、无资金的“三无社区”,自1988年,宜一社区在由杨成涛书记领导的新一任班子带动下,织梦三十年,扬帆宜一社区跨越发展的全新征程。社区党委通过实业物业兴建、股份合作发展、富民惠民制度创新,到如今社区资产超过2亿元,年收入近千万元,打造起“宜居宜业、一起富裕”的宜一新社区。
盘活土地要素,扣准“物业兴社”经济脉搏
1988年,宜一社区集体资产屈指可数:只有四间出租房、一个简易停车场和42万元的征地款,社区集体每年租金和利息收入仅5万元,居民人均收入只有900元,相当部分居民还过着贫困的生活。1989年,宜山镇腈纶针织行业市场看好,宜一社区立足宜山针织产业特色,准确研判当地作为产业链关键一环的印染企业还很紧缺,在无技术、无设备、无厂房的条件下,宜一社区通过请师傅、购设备、自盖厂房,1990年2月,集体第一个企业——印染厂终于竣工投产,当年来料染色加工产值达130万元,创税利40万元。
此后,两委牢固树立和践行“物业兴社”的理念,率全市之先推行股份改革,将时值3000多万元集体资产量化到户到人,同时社员承包土地由集体使用,产生收益按所占份额分红。股改后,社区最大化利用土地要素,累计整合土地556亩,大力投资兴建临街店面、商用店铺,实现集体年年有建设、年年有发展、年年有增收,先后创办了停车场、无纺布厂、纺织厂、幼儿园、资金互助会等集体投资或集体参股企业,集体还投资兴建宜一大楼、综合大楼、大酒店、娱乐城、标准厂房、仓库和沿街店面等不同层高、不同用途的房屋500多间。
为使集体资产效益最大化,集体一方面对已有资产提质,改造例如宜一停车场,实现承包费从年9.8万元增至年20.4万元的提升。另一方面,采取确定承包基数,以公开投标租赁经营的方式,通过竞争机制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断做大做强“平原银行”,每年为社区集体带来60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
拓宽发展路径,助力集体经济更上层楼
社区集体通过经营性物业赚取到“第一桶金”后,进一步盘活集体存量资产资金,社区集体不仅仅满足于当“包租公”,更要当好集体经济“精算师”。
2009年8月,宜一社区深入分析当地及周边乡村情况,组建两委干部、居民代表、乡贤能人的“考察团”对周边乡村进行实地调研,最终确定与相距10公里的凤江村合股创办了“温州宜一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共流转耕地508亩,承包期为10年,总投资400多万元,搭建近9万平方米标准钢管大棚,引进优质西红柿品种,产品畅销上海、江苏、广东等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仅两年时间,投资成本已基本收回并盈利分成,该合作社还被评为县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运用股份企业的机制优势,投资325万元参股润美无纺布厂、利升纺织厂、老宜丰漂染厂等三家集体有股份企业,年分红可达28万元,参股这些企业,既分担投资风险,也有利于集体的发展。社区通过探索合作发展新路径。利用自身位于宜山镇主城区的优势,采取土地、物业、资金入股等方式合作开办企事业4家,年分红300万元。社区锚定发展蓝图,一步一个脚印,构建起具有宜一特色的“项目建设-集体致富-科学投资”的发展模板。
聚焦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辐射带动
2014年5月,社区注资500万元成立资金互助会,向生产工作中资金周转困难的社员提供低息贷款,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投放借贷资金1亿7348万元,惠及社员1187户次,帮助社员成功创办餐饮、包装、针纺织等企事业70余家,资金互助会不仅盘活了集体富余资本,还解决了社员在生产经营上资金周转困难。同时,宜一社区党委聚焦资产整合利用,吸引近百位乡贤回归租赁集体资产开设针纺织、印染、印刷等工厂7家,KTV、足浴等娱乐场所3家,带动社区300余位居民就业。
2021年7月16日,由宜山镇宜一社区、塘西村、梁宅村、水门村、锦城村、陈家寺村等六个村社联合组建的苍南首家“强村带弱村”抱团组建强村公司——苍南融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宜山镇宜一社区正式揭牌运行。通过宜一社区带头,6个村社各出资10万注册成立苍南融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现“资源共用、项目共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着力打造体制机制更加灵活、经济发展更高质量的共同富裕镇域样板。社区通过
锚定民生实事,坚持惠民优先服务导向
集体经济壮大后,宜一社区把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惠及全体居民,落实一项又一项为民福利事业。2007年,社区率全省之先建立社区廉租房制度,投资100万元建设30套50-70平方米廉租房,解决30户住房面积不足15平方米社员住房困难。建立社区保险制度,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础上进一步为社员报销看病费用,为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年满60周岁老人发放养老金,2020年为288位社员报销保险费72万元,为294位老人发放养老金52.7万元。
针对困难居民家庭,社区以支部、企业、个人为单位,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真正把“两不愁,三保障”落到实处。进一步规范服务方式,在“瓯江红”党群服务中心大厅设置“党员服务岗”,依托便民服务窗口,开展红色代办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社区创新公益形式,设立“三红超市”,为社区低收入家庭提供平价商品。同时联系辖区医院、社区卫生室、宜山美发协会、养生会所等单位,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
在保障居民生活富裕的同时,社区也注重保障居民的“精神富足”, 2021年,社区多方征求意见,将旧篮球场改造为文化广场,把社区居民中心的四、五楼打造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量身打造“精神文化家园”。为丰富居民文娱活动,社区组建乡村艺术团,共有铜管乐队、排舞、太极拳、戏曲、瑜伽等12支文体团队,会员达1400多人,充分发挥乡村艺术团作用,积极组织文体团队参加社会活动,服务社区、建设社区。2021年更是结合建党百年主题,精心谋划“庆祝建党100周年十项活动”,让社区的庆祝建党百年氛围与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深受居民群众喜爱,让惠民理念真实可感。
【经验启示】
宜一社区以发展经营性物业为核心,通过党组织牵头谋划,结合宜山镇针纺织特色产业,实现年年有建设、年年有发展、年年有增收,扎实推进“平原银行”做大做强,优化发展模式,探索新的致富道路,不断提高集体“造血能力”,经营性收入从1988年的5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992.58万元。在集体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后,将“民生”做为出发点,以“发展红利”激活“民生红利”,积极开展红色服务,创办互助会、打造廉租房、建设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实现“困有所居、贫有所扶、老有所养、民有所乐”,让社区服务为民,发展为民,为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苍南县宜山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