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基层之负,赋能实干活力
“为政之道,重在实践;务实则治,务虚则不治。”基层工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坚实基础,不仅承载着党和国家的重大使命,更是连接党和政府与基层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我们必须落实基层减负工作,为基层干部解绑束缚、赋能增效,破除“小马拉大车”的困境。
捋清“要紧线”,让效率“高起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基层减负,打通执行“最后一公里”,必须坚决剔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简化繁琐流程。基层减负工作必须深入推进,坚决剪除“冗余线”,捋清“要紧线”,确保工作一针见血、高效有力。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摒弃复杂低效的工作模式,通过精简审批、简化流程、缩短时限等手段,为基层工作“解绑”,让基层干部能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给足“减负甜”,让热情“燃起来”。知政得失,必观草野;知屋漏处,必察宇下。基层干部,是基层工作之首要“答卷人”,身处前沿阵地,直面繁杂事务、有限发展空间及待遇之薄弱,难免产生“形象工程”之弊与“磨道拉车”之困。欲破此局,非仅施压而无动力可也。要使基层干部在减负中真切体验甜头,经济得实惠,政治有奔头。要完善激励机制,构建合理薪酬体系、晋升通道及奖励制度,更须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爱与保障,悉心关注其生活与工作状况,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如此,基层干部才能彻底摘下“紧箍咒”,为基层工作注入源源不断之“强心剂”。
架好“制度桥”,让服务“好起来”。形式主义既是作风建设的“拦路虎”,也暴露出制度层面的短板和不足。坚决抵制形式主义,深入剖析基层治理的成效,认清基层减负的核心要义,进而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效能,构建高效稳健的运作机制。要严密筑牢防止不正之风的“制度防线”,设定明确的“纪律红线”和“行为高压线”,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切实提升工作质量。在此过程中,明确界定基层工作的职责范围尤为关键,以确保各项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防止工作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等现象的发生。还应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基层干部的工作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励他们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共同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方向迈进。(周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