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党建联盟“来”了 集体增收“活”了
“感谢县里为我们搭建的‘红韵文旅’党建联盟平台,文旅局、农发集团、其他兄弟村等19个成员单位每月进行一次交流,我们村的红色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还扩宽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大樱桃、西洋梨等带动集体增收5万余元。”高渡村党组织书记封曰亭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坚持以党建联建为纽带、资源共享为路径、抱团发展为目的,探索培育党建联盟,打破地域、区域、领域限制,组建了南美白对虾、红韵文旅、草柳编、西红柿等不同领域党建共建联盟,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持续壮大。
摸准村情,凝聚发展合力
对全县429个村逐村分析研判,建立分类管理台账,确定“示范村”55个、“创优村”343个、“强基村”31个,根据村情分类实际,综合县直部门、企业、协会商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职能特点,打破地域、区域、领域限制,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富带穷、强带弱等不同组合方式,组建新型农业型、工商贸易型、文旅融合型等13个不同类型党建共建联盟。
乔庄镇的三合、王平等村一直以对虾养殖为主,全镇虾池达1.2万个,养虾户5000余户,但原先都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战,规模、资源、技术等有限,效益颇低。“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南美白对虾产业党建联盟成立以后,我们王平村作为示范村,与其他12个村、3个单位、5个企业共商合作、共享成果,成功打响乔庄镇南美白对虾产业品牌。”王平村党支部书记宋春说,“今年我很荣幸被选派到渔业服务中心体悟实训,通过挂职党组成员、导师帮带等,我收获了很多政策资源、发展思路,将分享给联盟成员,共同谋划、共议发展。”
目前,乔庄镇实施对虾养殖拱棚建设项目,提高对虾产量,投资2.4亿元打造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实现养殖产业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清洁化,2021年对虾养殖业产值达11.7亿元,已经成为高效产业的一张新名片。
核心引领,实现协同发展
乡镇党委指导联盟成员签订联建协议,采用轮值方式,组织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支部星级创评、党建大家谈、支部书记大比武等活动,加强联盟内党建活动互促交流,共同规范党内组织生活。从联盟职能部门或企业成员中优选1名优秀党员干部,对结对帮带村党组织书记开展“一对一”精准帮带,通过每年组织1次“互访互学”,带领1次外出考察、1次跟班锻炼,提升村干部队伍能力素养。
“我们借助草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展草柳编展销活动,帮助联盟内各村发展“党建+电商”模式,扩宽销售渠道,”草柳编产业党建联盟成员、湾头村党组织书记安之庆表示,联盟不仅实现了草柳编产品的创新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还解决了群众在家发展电商的后顾之忧。
草柳编产业党建联盟通过活动联办、人才联培、资源联享、技术联用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各联盟成员在创业、销售、配送、金融、培训等方面形成全链条发展。每个党建联盟分别确定1名镇(街道)负责人和1名成员单位负责人,利用自身专业、资源等优势,帮助联盟厘清思路、找准方向、盘活资源,为联盟高效运行、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因地制宜,打响特色品牌
联盟共同谋划片区及村庄规划,特别是发挥镇、村两级合作社经济增收带动作用,依托联盟平台,开展产业共育行动,采取联建合作共赢项目的方式,帮助结对村找到可持续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同时,整合涉农政策、资金、项目,重点向联盟倾斜,打破人才资源壁垒,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通过联盟发挥作用,推进乡村振兴“兵团作战”模式。
店子镇素有“中国优质西红柿之乡”的美誉,“大杨、耿王等几个村在西红柿产业党建联盟的指导下,依托鲁东大学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大力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集品种培育、育苗、种植、销售、观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周边种植户增收30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大杨村党组织书记杨明良说。
“我们店子西红柿通过党建联盟,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建设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1.2万个,年产值高达13.6亿元,进一步提升了西红柿地理标志产品影响力、产业发展力。下一步,将着力发展休闲农业、采摘旅游等第三产业,全面助力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党建联盟负责人、镇党委组织委员曹茂林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委组织部 司元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