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齐下,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随着就业样式的灵活多样,许多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出现了很多党员。受到队伍庞大、人员复杂、流动性强的行业属性影响,该类党员存在去向难掌握、教育管理难、活动难开展等问题。如何激发参与热情、加强党组织管理成为推动流动党员融入基层治理的关键。
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打造“红色堡垒”。流动党员群体居住地面临地址不确定、外来人口流量大、环境不美观等管理难题。因此,街道和社区需依托“流动党员之家”,深入快递网点等流动党员密集的地方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引导流动党员报到登记,充分掌握流动党员动向。同时,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应充分利用各类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治理模式,引导这类流动党员群体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共同协商议事,从“社区居住者”转变为“社区管理者”,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治理成果共享。
以“微阵地”联感情、聚民心。依托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搭建起时时在线的“云课堂”,可随时随地掌握学习资料、学习到最新党的理论知识,了解到最新的时事热点,按时思想汇报、定时集中“补课”,确保流动党员教育“不掉线、不脱节”。“微阵地”成为拓宽流动党员教育的立体窗口,推动党的教育能够融入生活,切实增强党在新兴行业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以服务改革撬动基层管理。针对流动党员从业面广、流动性强等显著特点,除传统党群服务项目外,应大力开展党员“微心愿”认领、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鼓励引导流动党员争当社区形象的“宣传员”、致富就业的“引导员”、联系群众的“服务员”,切实把流动党员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服务优势。坚持以流动党员的需求为主导,加快推进党群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阵地功能服务叠加效应,把看得见、摸得着、有感知度的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真正实现党群服务阵地“用起来”、“活起来”。
流动党员是个特殊而又普遍的群体,我们应持续优化党群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和“红色堡垒”,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人民政府 黄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