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新时代“育木”为国梁
“治国之道,首在用人。”自古以来,人才的选拔与任用一直是国家社会治理的核心议题。《论语》有云:“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在新时代背景下,总书记强调,“要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这样一支队伍,需要符合时代的背景破旧革新,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适才适所,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也是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选人如铸剑,需广纳良才,方能锻造出锋利的利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干部队伍建设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既要借鉴历史经验,又要勇于创新,不断优化选人机制。今年公考政策的调整——放宽年龄限制、细化专业要求、多渠道吸收人才,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这些变化不仅为更多有志青年提供了机会,也为公务员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正如铸剑师不会因为过去的工艺而放弃探索新材料一样,我们在选人时也不应被过往的标准所限制,而是要根据时代的需要,灵活调整,确保选出最合适的干部。
用人似用兵,讲究的是因势利导、适才适用。“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新时代的发展脉搏跳动得更快更有力,我们的用人策略也应随之而变。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干部的专业化水平,确保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绩效评估体系等手段,动态跟踪干部的工作表现,及时调整用人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想局面。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更是为我们指明了科学精准用人的方向。
育人如种树,成国家发展之需,勿忘为民谋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名优秀的干部,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精心的浇灌和培育。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我们应当立足于国家长远发展的需求,加大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始终牢记总书记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关键时刻,都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既要有深厚的根基,也要有茂密的枝叶,为百姓遮风挡雨。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通过不断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不仅可以打造出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干部队伍,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支持。正如《大学》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唯有顺应时代脉搏,不断创新和发展,我们的干部队伍才能永远保持活力,国家社会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陈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