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厘清”推动新兴领域党建“提质增效”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日益扩大,逐渐成为经济社会中最多元、最活跃的领域。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服务和保障新兴领域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各级组织部门和社会工作部门的重大课题。抓好新兴领域党建,必须厘清其“新”在哪里、“难”在哪里、“落”在哪里,深刻把握工作规律和方法论,推动新兴领域党建“提质增效”。
厘清“新”在哪里,着眼“出发点”审时度势,充分认识新兴领域党建的重要意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要着眼于“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这个出发点,顺应新兴领域发展的时与势,深刻领会新形势下抓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一方面,新兴领域覆盖广、体量大,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成为劳动力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做好新兴领域党建有利于团结凝聚新兴领域广大从业人员,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新兴领域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抓好新兴领域党建是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有利于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对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
厘清“难”在哪里,紧盯“关键点”靶向发力,准确把握新兴领域党建的攻坚重点。新兴领域组织形态去中心化、人员流动性大、劳动群体年轻化。新特点带来了新挑战,只有厘清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难点,才能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进一步明确任务重点。当前,新兴领域党建存在以下工作难点:一是组织覆盖难。新兴领域用工模式灵活多样,工作时间和地点很不稳定,人员流动速度快、频率高,面临党组织边建边散、人员还未发展为党员就离职的困境。二是管理落实难。新业态从业人员与平台企业之间存在“弱劳动关系”,他们“时刻在网上”“时刻在路上”。松散的工作模式导致从业者很难实现“时空聚集”,这使按照传统线下模式开展组织生活、学习培训,进行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极大。三是作用发挥难。在精密的系统算法与平台服务评价体系约束下,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工作强度高、生活压力大,自身时间精力有限,大多专注于经济效益,参与党组织活动有心无力。
厘清“落”在哪里,聚焦“结合点”多措并举,细化明确新兴领域党建的方法路径。抓好新兴领域党建,要找到党建与业务的契合点,将工作落在实处。一是落在“两个覆盖”上。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发挥属地、业务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作用,探索建立行业党组织、区域性党组织、流动党员党组织等多种形式,及时消除“空白点”,更好把新兴领域人群团结在党的周围。二是落在教育管理上。要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强化对党员的动态化教育管理。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微信群等线上渠道拓展工作载体,将新就业群体与党组织连在线上,确保流动不流失、流动不流学。三是落在关爱凝聚上。坚持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在工伤待遇、劳动纠纷等方面切实维护新就业群体权益,多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打造友好楼宇商圈、小哥食堂、小哥公寓、户外工作者驿站等友好场景,提升他们的城市融入感和获得感。在此基础上,组织引导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文明创建、城市建设等工作。(张东凯)
![](/statics/home/images/da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