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张清单”破题,让基层党建从“墙上”落到“心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为新时代党建工作标注了思想航标,但如何将理论的高地转化为实践的沃土,仍是亟待破解的命题。从“三张清单”破题,在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痛点间架起一座可触摸的桥。
问题清单,是一面照见初心的镜子。百年党史反复证明,直面问题是自我革命的前提。对清单问题实施“红黄绿”动态预警——对“党员教育走过场”等原则性问题亮红灯,限期整改并纳入考核;对“党建品牌创新不足”等发展性问题亮黄灯,制定阶梯式提升方案;对“党群服务中心功能优化”等成熟经验亮绿灯,形成标准化操作指南。这种靶向施治的策略,正是对延安整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精神的时代回应。
服务清单,是一把打开民心的钥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机制创新的实践命题。各地或可推行“服务积分制”,将党员参与矛盾调解、微心愿认领等行为量化为可累积、可兑换的积分,与评优晋升、培训资源挂钩,形成“奉献—成长”的正向循环。针对小微企业党建薄弱环节,可设计“标准化服务包”,包含定制化党课课程、党建指导员驻点服务、红色代办窗口等模块,让党建既成为政治引领的“指南针”,更化作破解发展难题的“工具箱”。
效能清单,是一把衡量担当的尺子。党建成效的检验,最终要落脚于群众获得感与治理能效的提升。要建立三维评估体系:一是政治引领力维度,考察重大决策部署转化效率、政策落地时效性;二是组织凝聚力维度,测算流动党员管理覆盖率、党内生活参与度;三是发展推动力维度,量化党建项目对就业增收、民生改善的贡献值。同时,更要构建“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效果评估—制度固化”的闭环机制,通过季度复盘会动态优化清单内容,确保党建既接“天线”更接“地气”。
从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原则,到新时代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建设始终在回答一个根本命题:如何让“党心”与“民心”同频共振?今天的三张清单,正是新时代对历史之问的回应:问题清单要带着“刺刀见红”的勇气,服务清单需葆有“甘当樵夫”的温情,效能清单应树立“功成有我”的担当。当党建从“标准动作”升华为“心灵契约”,那些贴在墙上的制度终将刻进心里,化作推开群众家门时的一杯热茶,解决急难愁盼后的一抹笑容。(吴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