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如何高质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基层主题党日活动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相结合,以系统性思维推动主题党日活动提质增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校准价值坐标
突出政治属性是主题党日活动的首要原则。建立理论学习清单制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内容,系统规划党章党规、党史等必修课程。推行“政治理论+时政热点”融合学习模式,运用结构化研讨、观点辩论等互动形式,引导党员在思想碰撞中深化理论认知。完善学习效果检验机制,通过心得分享、行动承诺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向信仰扎根、向实践转化。
二、创新形式载体,激发参与动能
构建多元化活动矩阵需要突破空间与形式限制。运用“沉浸式+互动式”教育手段,开发特色体验课程,将组织生活场景延伸至红色教育基地、改革前沿阵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平台,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库,设计闯关答题、直播互动等新媒体产品。建立活动项目制管理模式,设置必选主题与自选项目,赋予基层党组织选题策划自主权,形成“规定动作高标准、自选动作有特色”的生动局面。
三、深化实践导向,增强服务效能
推动主题党日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构建“学习-实践-服务”转化链条。建立民生需求调研机制,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精准对接群众关切。创新“党建+服务”实践载体,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将组织生活延伸至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等实战场景。完善服务成效评估体系,建立实事项目清单,实行承诺公示、过程跟踪、群众评议的闭环管理,确保实践活动转化为看得见的惠民成果。
高质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需要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法,既要坚守政治本色,又要紧跟时代脉搏。通过构建“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传统载体+现代技术”“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模式,打造具有政治高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的组织生活新形态。当主题党日活动真正成为党员政治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服务群众的窗口,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必将得到全面提升。(梁玉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