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攻”“守”组合拳,高质高效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奋斗乡村振兴,要有“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决心,要有“攻必克,守必坚”的毅力,要打好“攻”“守”组合拳,高质高效推动乡村振兴。
“守”势开局,凝聚攻坚合力。“拳头收回来才能再次重拳出击”。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是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用泪水、汗水甚至是血水换来的。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做好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是全面做好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如何“守”是个大工程:一是稳步过渡。中央对脱贫县严格实行五年过渡期政策,并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在乡村振兴的开局之时,回过头来,对脱贫成果和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进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为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二是动静结合。“短暂消除贫困不易,长期守住更难”。脱贫攻坚战役胜利收关还有打好稳定脱贫成果之战,要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完善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进行动态监测,重点关注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要做到严格按照“四不摘”“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硬政策,做到动静结合。三是重点强化。如果说脱贫攻坚战役胜利的核心是精准,那么守好脱贫成果的关健就在重点强化。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因地制宜打造脱贫户的产业,提高脱贫户的收入,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脱贫不稳定户、受疫情影响户、边缘户要搞好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在巩固脱贫脱贫成果期间把短板补牢、补扎实。
“攻”势强力,吹响冲锋号角。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所以要以更大的勇气、毅力和决心投入乡村振兴这场大战役,如何“攻”是个大学问。一是精准衔接。既要立足现实脱贫基础,也要铆定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的目标,有侧重地从顶层设计入手,做好观念、政策、产业、规划、组织、人才等方面的衔接,做到谋定后动、谋定快动,确保脱贫后精准有力乡村振兴。二是精准规划。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因地制宜搞好村庄规划,要做到乡村像乡村,不能一味的搞城市化,要留住乡村的乡愁,要凝聚土地血脉,要精准打造适合乡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只有规划搞得好,人才才能从城市回流到乡村,有人气也就有了乡村振兴的生气。三是精准举措。乡村振兴是全局性、历史性的大工程,工作举措就不能搞“撒胡椒面”,不能搞“一刀切”,要举措精准,要有侧重点,打好不一样的牌,把乡村的特色竖起来。比如,苏区老区村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旅游搞起来,但是不一样的红色村也要有不一样色彩,不然千篇一律也就没有了特色亮点。
“攻”“守”兼备,稳胜乡村振兴。接续攻坚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征程,要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的时代方位、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快乡村振兴为着力点,更好的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攻”“守”兼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是政策上,乡村振兴的政策顶层设计要攻守兼备,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但是在攻坚的路上不能一味的吹冲锋号,要有暂停键,要“回过头、缓一缓、看一看”,要一边冲锋一边打基础,要以稳定脱贫成果为基础,把基础夯牢固,冲锋才能无后顾之忧。二是人员上,由国务院扶贫办直接改组成立的国家乡村振兴局,表明了国家对乡村振兴的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未来长期一段时间的重心工作。在人员上,从“五级书记抓扶贫”变成“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是有效衔接的重要办法,但是人员全去做乡村振兴了,脱贫成果如何稳定,笔者认为要从“五级书记抓扶贫”有效衔接成“五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才是攻守兼备之道。三是资金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有个别的政治体制所没有的重大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力量的基本就是资金,扶贫资金的充足是脱贫攻坚胜利的关健保障,各级政府不等不靠,依托上级支持,主动自筹资金,这是制度上的优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现。要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资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资金要有侧重点,重点在产业,乡村振兴要有产业的支持,产业也是衔接乡村振兴的重点。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以资金支持为保障,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力奋战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奋斗乡村振兴,是时代给予的新命题,是党和人民交代的新任务,要从马克思主义中探索道路,从党史中汲取力量,从群众中找到支点。高举脱贫攻坚精神,为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四堡镇人民政府 罗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