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三心”追寻“足迹”的力量
日前,50集系列微视频《足迹》第一集《过“五关”有多难》播出,讲述了1969年15岁的习近平同志下乡来到梁家河,成为一名知青,闯过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五关”,在梁家河的艰难生活磨练中不断成长成才的故事。习总书记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名合格的年轻干部必须要在基层摸爬滚打,甘于奉献,知重负重,不断砥砺锦心、恒心、初心,方能实现自我的“凤凰涅槃”。
一颗锦心树理想。“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正是树立远大理想,向阳而生,遂光而行的最好时机。回望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奋斗历程,环境恶劣却依然甘之如饴,生活艰苦却依旧昂扬奋发,正是因他早已把个人理想融入人民的期盼之中,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广大年轻干部要早立“鸿鹄之志”,不囿一时之困、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沉下心来、扎下根去,以“一刻坐不住”的紧迫感、使命安、责任感深入发展最需要的“深水区”去解决问题,啃“硬骨头”,用无悔的青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让梦想的花朵在奋斗的道路上璀璨绽放。
一颗恒心淬本领。“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年轻干部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带领群众们打堤坝、建沼气池、成立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办扫盲班一件件,一桩桩都是从学习摸索,实践调研出发经历无数次挫折最终取得的民生成果,赢得了百姓们的广泛赞誉。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更需要主动跳出个人的“舒适圈”,俯下身心到一线,到田间地头,脚踏实地干实事,学会在实际工作中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甘当“小学生”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取经”,接地气、通下情、知民生。坚持向书本学习,把党的最新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金点子”和“好计策”,在基层练兵场、大熔炉里壮筋骨、长才干,不断修炼过硬本领。
一颗初心暖民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年轻干部要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要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把群众的“呼声”“哭声”“骂声”变成“掌声”“笑声”“喝彩声”。要积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坚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落在行动中,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为民服务上敢于“揭榜挂帅”,以“干”字当先、“真”为要、“实”字托底,直面“老大难”,敢于破除基层“坚冰”,真正让举措到位,让实效“生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厚植初心,强化使命,满怀一颗“赤诚心”,坚守一片“为民情”,真心实意,干成一番“动人事”。(程震寰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