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学习 > 正文

创新宣传“语言” 实现二十大精神全民皆“听”

2022-11-30 21:25:27 | 来源: 中廉导刊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集中展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应该实现全民共享。但现阶段,因文化水平不高、民族文化差异、语言不通等情况,“幼、老、少”群体听宣讲员宣讲党的二十大创新理论时存在集体“失聪”的情况。因此,全体宣讲员要针对不同“失聪”群体,围绕党的二十精神,创新宣讲“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最广泛“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全民皆“听”。

“童言童语”说二十大精神,让青少年兴趣浓厚地“听”。党的二十大报告虽然成果丰硕,振奋人心,但“原文通读”深邃精深、略显枯燥,青少年天马行空、心猿意马,两者格格不入,党性的“火种”难以落地生根。因此针对广大青少年,要投其所喜、所好,讲“童言”,说“童语”,让宣讲内容充满童心,让宣讲方式充满童趣,让青少年对党的创新理论兴趣盎然。青少年兴则国家兴,青少年强则国家强。全体党员干部要为少年立言,摆脱“官文官话”,为他们解惑答疑,让他们想听、皆听,更好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结果。

“俗言俗语”说二十大精神,让农村老人通俗易懂地“听”。开展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要用“普通话”严肃接天线,更要用“俗言俗语”鲜活接地气,让农村老人也能通俗易懂地听明白。站在老人中间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要尽量“俗”,少用阳春白雪的晦涩词句,多用“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下里巴人的表述,方便抓住理论重点;形式也要“俗”,多用有乡土情的方言讲,谋划编排语言类非遗作品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充满“泥土味”。广大党员干部要“入世入俗”,扎根田间地头,与农村老人心贴心,用最接地气的话,将党的思想和成果传输到农村乡间。

“少言少语”说二十大精神,让少数名族融会贯通地“听”。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的分支,文化上有差异情有可原,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汇聚到一处,实现民族共同体。因此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应知尽知”,全民皆听,也要在少数民族群体上发力。深耕少数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发掘民族文化上的相似性与相同之处,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以“少语、少歌”为媒介,让“少语+汉语”实时互译始终贯穿宣讲过程,让少数民族不少听,融汇贯通本民族文化地“听”。在宣讲中,党员干部要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要明白各民族间文化的差异性,用与其相适应的“语言”,融汇民族文化,贯通党的创新理论。(钟涛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莒溪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