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学习 > 正文

调研讲究“实”“细”“灵”

2023-05-19 09:48:20 | 来源: 中廉导刊

注重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指导工作实践、探索正确道路的传家宝。每一位基层干部都要将调查研究贯穿到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做到“实”“细”“灵”,将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举措。

调研方向要“实”。调查研究的落脚点在于解决具体问题、服务科学决策。陈方柱先生在《怎样写好调研文章》中提到,调研要会大中见小和小中见大,大中见小是指要去调研国家的理论政策在基层落实的怎么样,小中见大是指基层的工作对应到哪一项国家政策。调研的好不好,不是看调研文章写的多么华丽、调研声势多么浩大,而是看调研是否实实在在地反映政策落实情况,是否分析出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的问题,是否能为决策工作提供最准确参考。这也要求调研者对国家政策烂熟于心,及时更新,写出来的文章要够“实”、够“真”,能够客观反映政策导向,体现时代特色。

调研过程要“细”。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无力感,但结果也可能会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惊喜感,两者之差可能就在于调研者是否是一个“有心人”。一开始认为秸秆只能用于焚烧作为肥料,与村民交谈后才知秸秆也可以是村里祭祀用的“金条”,十分抢手,售价也贵,甚至还在地里的时候就已经被预订走了。原来一次小小的数据收集,竟能涉及到民俗、经济等方面。对秸秆认识的越多,对村民的了解也就越细。调研是一项细致工作,要拨开迷雾,深入分析问题,掌握全面情况,保证调研结果真实可信。作为基层干部,常常需要与村民打交道,这就要求我们在走街串巷的时候,要有一颗“细”心,提升发现新情况的能力,抽丝剥茧、化繁为简,探寻事物背后的发展规律。

调研文章要“灵”。调研要灵活,文章布局可以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可以是“表现、成因、对策”,甚至可以全篇对策,哪一种更能阐明主题,哪一种就更适合。调查研究不拘泥于形式,在有理有据有逻辑的前提下,调研方式、文章思路都可以灵活。同时,调研文章要灵动,讲究现场感,观者可代入经历感受调研者的心理过程,增强文章的可信度。“走马观花”“本本主义”“浮于表面”是写不出灵动之感的调研文章的。要写出灵动的调研文章,就必须深入现场,口问手写,抓住本质,实现一手数据到实践规律的转变。(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珠岙镇娄坑村选调生 潘晶晶)

【责任编辑:卫和】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