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千万工程”二十年接力背后的生动内涵
“千万工程”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对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这场接力赛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内在逻辑,把理论优势、样本优势转化为实践动能、干事热情。
溯本逐源,感悟“千万工程”的为民初心。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农村是覆盖面最广的基层单元格,是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绝大部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出发点就是以点带面、由线成面地推动千万村庄集成式跃迁、焕新,落脚点也始终深植于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20年前的浙江农村,普遍存在河道污染、垃圾乱扔的脏乱差情况,这是新世纪初市场经济粗放式发展为区域环境埋下的“地雷”,无异于饮鸩止渴。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背景下,要及时刹住过往几十年的发展惯性,扭转经济增长方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双向奔赴”,“千万工程”应运而生,以人居环境为突破口,驶入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农村发展快车道。
入木三分,感悟“千万工程”的实践伟力。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20年的艰苦传承,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无数党员干部奔赴农村一线、7300个日夜深耕项目一线,真正用汗水与心血换取了一条条笔直的“四好”农村路、一幢幢挺立的农家联排......居家养老中心、家门口公园、卫生服务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真正让农民过上了令城里人都羡慕的日子,不断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新样板、新标准。二十年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431元跃升至37565元,连续领跑全国38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降至1.90,以湖州市安吉县余村为例,从过去远近闻名的煤山村到关停煤矿、走上生态融合发展之路,蝶变成为“两山理论”发源地,不仅是个例、案例更是浙江千万农村发展的缩影。
开拓创新,感悟“千万工程”的治理之道。治大国如烹小鲜。乡村治理是固本强基的关键节点,“千万工程”的不只是让村庄更好、更美,更在于基层治理,是系统化、全方位服务群众,是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路”的最佳探索。21世纪初的金华市浦江县拥有2万多家水晶加工家庭作坊,巨大的环境污染、治理难题摆在眼前,“千万工程”倒逼浦江“铁腕治水”,全面整治水晶产业,淘汰低小散家庭作坊近2万家,规模化企业进入园区集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与环境美丽的“双赢”局面,形成全国闻名的“浦江经验”。“千万工程”的着力点始终在于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勇毅进取、改革创新的精神争到时代弄潮儿。(蔡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