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政绩观 用实绩交出优异答卷
为官之道,首在政绩观。政绩观是衡量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一把标尺。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要办好民生“关键事”、解决群众“烦心事”、谋划振兴“长远计”,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目标任务,强化实践、实干、实效,做到从党性的高度来认识政绩观问题。
办好民生“关键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身入心至察实情、听民声,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民生无小事。问需于民,民声与民生精准对接。领导示范带动,党员干部积极行动,下基层、到一线,与群众面对面“唠嗑”,身入心至问民需,找准摸透群众所思所忧所盼。问题浮上来,必须推进落实,制定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责任领导,落实工作举措,对纳入清单的所有问题加强动态管,让民生实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办好民生实事,必须常态化、长效化惠民生、暖民心。将民生实事项目纳入考核内容,以真评实考抓落实、促长效,健全问题“收集、办理、反馈、评价”全周期闭环管理机制,不断扩大和巩固实践活动成果,让民生实践活动不仅有成效,还要能长效。
解决群众“烦心事”。弘扬践行为民情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秉持系统观念、全局思维,“一盘棋”布局、“一条心”推动,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有效降低解决问题的制度成本,在真解题、解难题中打通矛盾化解的“最后一公里”,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做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在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办结群众反映事项基础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做到群众反映有着落、落实解决有回音,提高群众反映问题办理效率,真正为群众解决困难。
谋划振兴“长远计”。政绩观是评价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避免片面追求短期成果而忽视了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政绩观应该注重持续发展,工作的目标不仅仅是在短时间内取得一时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保持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宏观调控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保障民生福祉的持续提高。政绩观应该注重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注重维护社会治安,加强法治建设,提高社会公正性和公信力,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利的环境。政绩观应该注重科学决策,党和政府决策应该基于科学的分析和评估,而不是主观意识或盲目追求。通过科学的决策,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好的政绩,并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贺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