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四下基层”金钥匙 书写“群众路线”新答卷
“国之大者,在乎民也”,“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是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统一,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四下基层”下的是基层,抵达的是民心,夯实的是根基,切实把握“四下基层”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好这个重要抓手,是砥砺干部作风的“磨刀石”,是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金钥匙”。
政策宣讲下基层,从“纸面”到“直面”,“用乡音、传党音”打破沟通壁垒阂。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变“党的政策主张”为“群众自觉行动”是“四下基层”的重大任务。只有走好群众路线这条党的根本路线,才能让党的方针“落地生根”,党的政策“开花结果”,党的理论“深入人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做好政策宣讲要注重多讲“大白话”、多用“土方法”,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民群众的知晓度,将“大理论”变成“家常小事”、“大政策”变为“身边小事”,着力推动党的政策深入人心。
调查研究下基层,化“脚力”为“能力”,“访民情、解民忧”聚焦民之所盼。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所谓“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做好调查研究,考验的是工作作风,厚植的是人民情怀。要做到“身入”基层听真话,“心到”基层体民情,“扎根”基层解难题,在敲门走访中体察民意民声民事,在虚心请教中凝聚民心民智民力,才能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信访接待下基层,变“坐诊”为“出诊”,“化矛盾、解纠纷”守护社会和谐。信访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但信访成因复杂多变,仅靠“悬丝诊脉”根本无法“切准病灶”,只有变“坐门等访”为“公开接访”“带案下访”才能有效找准源头“对症下药”。党员干部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往“矛盾窝”里钻,善于活用“浦江经验”、“枫桥经验”等“工具箱”,定期开展下访接访活动,把问题收集上来,把措施落实下去,才能让信访工作真正成为沟通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
现场办公下基层,从“会场”到“现场”,“沉一线、办实事”直击民生堵点。“现场办公下基层”是工作形式的创新升级,背后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好“一线工作法”,在一线找问题、在一线破难题、在一线抓落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优化办事服务流程,让群众办事从“多次跑”到“最多跑一次”再到“一次也不用跑”,以实际行动展现工作效果,确保民生答卷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四下基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民服务解难题,践行“四下基层”,要怀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挚感情,俯下身子、迈出步子,下沉和深入一线,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