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深挖党史学习“精神富矿”
“天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制度保证。党员干部应当认真贯彻《条例》要求,累土不辍,久久为功深挖党史学习这座“精神富矿”,从党的理论探索史、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为民造福史中涵养才气、志气、正气、勇气,擦亮党员干部的“学习本色”“信仰亮色”“实干底色”“无我本色”,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深挖党的理论探索史这座“思想富矿”,涵养“胸次全无一点尘”的才气,在学史明理中不断擦亮“学习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百年来,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理论探索史,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规律,在鉴往知来中不断厚实理论素养,体悟真理力量,强化理论自信。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性与开创性,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深挖党的不怕牺牲史这座“信仰富矿”,涵养“沧海可填山可移”的志气,在学史增信中不断擦亮“信仰亮色”。从水流急湍的铁索桥到绝壁巉岩的腊子口,每一处遗迹,都是信仰的战场,从空气稀薄的冰雪地,到渺无人烟的大草原,每一步来路,都写满了苦难辉煌。没有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又怎能支撑革命先烈们走过荆棘丛生之路,谱写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要从党史的“富矿”中挖掘出先烈们闪耀的信仰“真金”。之所从来,方明将往,更深刻领悟到没有先辈们栉风沐雨,浴血奋战,就没有如今的盛世繁华,国泰民安。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力量中源源不断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确保理想不“决堤”、信仰不“降温”、思想不“滑坡”。
深挖党的为民造福史这座“爱民富矿”,涵养“一身独暖亦何情”的正气,在学史崇德中不断擦亮“无我本色”。“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当“自我”完全融入“大我”,这样无愧于人民的“我”,方是共产党人的“真我”。无论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钢铁纪律,还是“半条被子”映衬的温暖初心,无论是“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庄重许诺,还是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决心,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不变信念,践行着“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的铮铮誓言。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从学党史、用党史中更加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始终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厚植“夙兴夜寐”“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深挖党的不懈奋斗史这座“奋斗富矿”,涵养“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在学史力行中擦亮“实干底色”。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发布的“最美公务员”,他们的故事就是最鲜活的党史。看,援疆干部臧运东经过艰辛探索,终于带着村民在沙漠里养出的大龙虾,蹚出了致富路;听,台盘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德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带来了“村BA”赛场上的欢声笑语。他们都在用实干点亮激情,因奋斗绽放芳华。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人为镜”,学习党史中模范人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保持刚健勇毅、勇往直前之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锤炼不怕困难、敢于攻坚的过硬本领,以“挺膺之姿”迎“逆风之困”,扛起一路风雨,闯出新的天地。(选调生 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