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千万工程”催生万千福祉“启示录”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浙江也出台全国首部关于“千万工程”的专项法规《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将“千万工程”中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上升为制度成果。“一山又一山,山山相连;一程又一程,程程跋涉”。“千万工程”塑造万千美丽乡村,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正在之江大地徐徐铺展。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在人居环境上升级蝶变。坚持问题导向是精准发力的关键。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走村入户,发现农村存在 “散小乱”“脏乱差”、农民生活便利性差、农民文化生活单一、城乡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创造性作出“千万工程”决策部署,集中推进农村道路硬化、垃圾收集、村庄绿化、面源污染治理、农房改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全省村庄环境整治任务,让村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以此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南,靶向发力,方能攻坚克难,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聚合力、添活力。
坚持立足实际、创新转化,在产业振兴上融合聚变。“富民之道,产业为要。”义乌李祖村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因地制宜,强化资源变现,变“水角牛村”为“未来乡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国际文化创客村”;安吉余村关停矿山、水泥厂,坚持生态优先,开办农家乐、民宿,售卖土特产,让老百姓稳端“生态碗”,吃上“旅游饭”,续写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传奇……实践证明,立足客观实际,充分发挥主关能动性,调动一切因素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特色化道路,永远是乡村产业振兴“必杀技”。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环境之变,要树牢求变求新的创新意识,勇于大胆探索、投石问路,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在创新中走出新路子,在创造中开出新方子,依靠勇于创新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坚持长期主义、久久为功,在民生幸福上提能裂变。“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2003年以来,浙江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千万工程”,一步一个脚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钉钉子精神接续奋斗,在民生幸福上持续加码赋能。从“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污水革命”等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小事实事到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提质降费专项治理、“宁静小区”建设等民生“小切口”问题再到公共服务“七优享”系统工程,民生主线一穿到底,持续发力、稳扎稳打,让群众更好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有了生动精细的勾画,稳稳托起暖心可感的民生幸福。广大党员干部当俯首耕耘、厚植人民至上情怀,一心一意锚定群众急难愁盼,在“沾一脚泥”“出几身汗”的深入基层过程中,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变群众的“问题清单”为“幸福清单”。(陈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