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青春“三风”,交出基层三张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弄清楚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弄清楚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加以解决。”我们广大青年干部要深入学习挖掘思想宝藏,在基层工作中以“信念为民”“实践躬行”与“求真奋争”的青春之风,交出“河山添锦绣,星光映万家”的基层答卷。
乘“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之风,用理想信仰的“标度”校准干事创业的“精度”,奋力交出“不改其志”为民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只有在成长关键阶段将坚定理想信念摆在突出位置,精研理论筑牢根基,让学习内化为贯穿生活全过程的动力,青年才能在基层锻炼中得到显著成长。从文件中“脱贫路上一个不落下”的庄重承诺到实践中的“低保普查精准兜底暖人心”的托举工程,从文件中的“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到实践中的“居民五保全覆盖”这一件件、一桩桩需要在对党的重大文件决策中常思常悟,树立坚实信念,做到“学真知”“悟真谛”“强磨炼”“增本领”。只有坚定不移地从浩瀚的原著和理论中树立“源头活水”的标度,才能校准干事创业的精度,奋笔谱写基层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动人新篇。
乘“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之风,用为民实干的“行动”赢得群众真切的“感动”,奋力交出“笃志奋进”躬行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应当而且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现今社会生活公共服务需求逐渐多元化,对干部提出更多要求,从深入社区街巷排查安全隐患到悉心守护一方安宁;从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到化解矛盾纠纷;从组织多彩文娱活动到让群众尽情享受节日欢乐。如何做到动态平衡?这需要我们时刻以“民呼我应,民呼我为”的态度,把握改革的脉搏;在实践躬行中不断增强“八项本领”,努力“补短板、锻长板、扬优势”,练就“几把刷子”,真正成为赢得群众满意的行家里手。“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一方面我们青年干部要积极主动,将党叙述的宏伟蓝图与群众生活的基层琐事有机结合,勤学善思、知行合一;另一方面要实现在群众急难愁盼与发展洪流之间的有机衔接,勇于实践、服务大局。
乘“想尽千方用万法”的求真之风,用稳中求进的“定力”凝聚笃志奋进的“实力”,奋力交出“勇立潮头”奋争答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基层工作错综复杂,好措施、好办法哪里来?答案是从群众中来。青年干部要敢于求真,将农村视作策源地,去勘查、了解深入地研究分析村情村貌,在稳中求进中使提升工作方法的实力,这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要多“在事上磨、在干中学”,要“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我们青年干部要有主动走在新型城镇化前列的“闯劲”,和走在美丽乡村前列的“干劲”,以求真务实牵引工作能力的提升,以“自我革命”实现“永续革命”。我们广大青年正处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要紧跟时代步伐,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创造奇迹、造就不凡。(陈诚远)
![](/statics/home/images/da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