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学习 > 正文

以“干中学”为契机,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

2025-02-19 10:33:51 | 来源: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印斗镇人民政府

作为一名基层包村干部,我深刻体会到“干中学”这三个字的分量。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既没有现成的教科书,也没有标准答案,唯有在实践中摸索、在实干中成长,才能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干中学”是基层干部的必修课

初到基层时,我对农村工作一无所知,面对群众的诉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比如,村里发展特色产业时,如何选择适合的项目?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我才逐渐明白,基层干部必须学会“干中学”:一边干,一边学,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

通过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学会了如何与群众沟通,如何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参与村里的产业发展,我掌握了农业技术、市场分析等实用技能;通过处理矛盾纠纷,我懂得了如何在复杂局面中找到平衡点。这些能力,都是在“干中学”中获得的。

“干中学”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基层工作直面群众,问题复杂多样。比如,村里修建工程项目时,如何协调土地占用问题?如何确保工程质量?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干中寻找答案。记得有一次,村里计划修建一条排洪渠,但部分村民因土地补偿问题产生分歧。我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各方诉求,最终提出了一个兼顾集体利益和村民利益的方案,顺利推动了项目落地。

这件事让我深刻认识到,基层干部不仅要敢于干,还要善于学。只有通过“干中学”,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才能真正为群众办实事。

“干中学”是锤炼作风的磨刀石

基层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但正是这样的环境,最能锤炼干部的作风。在“干中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脚踏实地、迎难而上。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

通过与群众同甘共苦,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只有通过“干中学”,才能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服务群众。

以“干中学”推动乡村振兴

当前,乡村振兴正在全面推进,基层干部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要以“干中学”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努力成为懂政策、懂农业、懂市场的“多面手”。同时,要善于总结经验,将“干中学”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干中学”,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在“干中学”中成长,在实干中书写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新篇章。(李仰)

【责任编辑:张科】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