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学习 > 正文

六尺巷精神:党员干部的修身之道

2025-03-27 10:57:54 | 来源: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县委组织部

“六尺巷”的故事,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安徽桐城的一桩邻里纠纷。宰相张英以一封家书“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化解了矛盾,成就了“六尺巷”的美谈。这一故事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修身立德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应以“六尺巷”精神为镜,涵养谦让之德、践行担当之责、弘扬和谐之风,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谦让之德: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员干部应有的道德修养。在“六尺巷”的故事中,张英以谦让化解了邻里矛盾,展现了“以和为贵”的智慧。党员干部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中,难免会遇到利益冲突和矛盾纷争。此时,谦让之德就显得尤为重要。谦让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境界和胸怀。党员干部应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先,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主动退让、顾全大局。同时,谦让也是一种智慧,它能够化解矛盾、增进团结,为工作营造和谐的氛围。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谦让之德,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以平和的心态处理问题,以包容的胸怀对待他人,真正做到“让他三尺又何妨”。

担当之责:党员干部的履职之要。“六尺巷”的故事不仅体现了谦让之德,更彰显了担当之责。张英作为宰相,本可以凭借权势强行解决邻里纠纷,但他选择了以理服人、以德化人,展现了一名官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更应牢记职责使命,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担当是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内在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党员干部要敢于迎难而上,主动承担责任,不推诿、不逃避。同时,担当也是一种能力,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党员干部要以“六尺巷”精神为指引,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以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和谐之风:党员干部的为政之道。“六尺巷”的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体现了和谐共处的社会价值。党员干部作为社会和谐的推动者,应以“六尺巷”精神为榜样,积极弘扬和谐之风,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和谐是党员干部为政之道的核心要义。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同时,和谐也是一种方法,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沟通协调、民主协商等方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推动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党员干部要以“六尺巷”精神为引领,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和谐理念,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形成和谐共处的良好风尚。

“六尺巷”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修身立德的重要指引。党员干部应以“六尺巷”精神为镜,涵养谦让之德、践行担当之责、弘扬和谐之风,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履职能力,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我们以“六尺巷”精神为指引,共同书写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崭新篇章。(贺晋源)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