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细实”之笔绘学习教育新篇
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中央八项规定为广大党员干部划出了清晰的行为红线。对于扎根基层的乡镇干部而言,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争做“清廉干部”,是赢得群众信任、推动基层发展的关键所在。
挥别学习“花架子”,深挖理论“富矿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乡镇干部要深刻认识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将其视为作风建设的“紧箍咒”、履职尽责的“指南针”,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汲取养分,筑牢信仰之基,增强政治定力。于内心深处树立廉洁自律意识,面对项目审批的利益诱惑、人情往来的不当请托,能自觉守住原则底线、坚决不越法律红线,严格按照政策文件、制度规定、流程规范深耕主责业务,确保各类资金合理使用、各项工作有据可依、作风堤坝夯实夯牢,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拧紧严谨“螺丝帽”,揪好落实“小尾巴”。作风问题往往隐藏在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因此乡镇干部要把八项规定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从小处着眼,严格遵守办公用房、公务接待等方面的规定,杜绝铺张浪费、违规接待等行为;从细处着手,在开展调研工作时,力戒形式主义、走走过场,不坐在办公室里想方案、拍板子,而应真正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倾听群众的声音,精准把握群众需求,与群众共同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新路径,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助力乡村发展,让群众感受到八项规定带来的清风正气。
撕下整改“假面具”,解锁问题“终结者”。学习教育不是一阵风,严密整改落实责任同样至关重要。广大乡镇干部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坚持主动开门抓学习教育,充分运用各项走访调研制度,在深入群众、密切群众关系中摸清短板弱项、及时发现问题病症,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对策清单、整改清单“三张清单”,通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的闭环机制,确保问题清仓见底。同时,引导身边人共同参与廉洁建设,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让清廉之风吹遍基层。(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