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号文件”背后的“幸福经”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央一号文件同样为我们选调生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回望来到基层的150余个日夜,作为基层干部在田间地头,与街坊邻居共同参与的乡村故事,我终于读到了“一号文件”铿锵字句背后的“幸福经”。
常思“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以“铁肩担道义”之姿,感悟尽职尽责为民生的“幸福经”。基层舞台虽小,却承载着百姓的柴米油盐、喜怒哀愁。每一次到田间地头去听村里的“点滴事”,每一次到农家院落去与村民“拉家常”,都是基层干部干在基层、谋在实处的尽责担当。正如微小的枝叶,汇聚起来便是关乎民生的参天大树。选调生作为基层干部的一份子,要挺起担当脊梁,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多接“烫手山芋”,把群众的家事当成国事、天下事,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书写担当,确保老百姓的诉求都有回音,困难都能化解,在迈向人民幸福生活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铭记“为国者以富民本,施政当以惠民生”,怀“甘为孺子牛”之心,感悟念兹在兹解民忧的“幸福经”。到村任职即将半年,如今读起中央一号文件,更能深切体会民生幸福的重要性。国之兴盛,根基在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政策的天平要永远向人民倾斜,广大干部在基层的桩桩件件都要围绕人民的期盼落地落实。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最前沿,要厚植为民情怀,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甘做埋头耕耘的“孺子牛”。针对上级政策,基层干部要做好“翻译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易行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个人民群众;面对人民的急难愁盼,要用耐心、细心与真心,化解治理难、处理难、满意难的“三难”问题,擦亮人民幸福生活的“成色”。
笃行“日新之谓盛德显,不息则为大道彰”,持“敢为天下先”之勇,感悟破局开路促民富的“幸福经”。“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对于人民群众对于幸福生活日益丰富的向往,广大基层干部应当时刻放在心上,并以此为使命刻苦拼搏。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次中央一号文件号召以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样也启示广大基层干部打破陈规旧俗,汲取“破圈之力”和“创造之力”,挖掘本土优势资源,引进新兴产业项目,促进城乡资源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以争做“弄潮儿”的锐气,蹚出产业兴旺、群众增收的致富新路,让科技创新赋能生产,推动科研机构与经营主体深度合作;通过电商平台打通销售壁垒,打造地域特色产品品牌,真正让人民的腰包鼓起来,笑容多起来。(选调生 董昕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