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让读书成为补精神之钙
《习近平用典》是一部习总书记高频使用经史典故选编著作,书中从十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总书记执政理念的历史渊源。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总是意味深长、引人入胜,原因就在于总书记爱用典故、善用典故,极易引起共鸣,发人深省。那么作为新时代社区党员干部如何让读书成为补精神之钙?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提出新要求。作为社区党员干部我们要不断从书中汲取精神食粮。“读史以明智”,读史让我们明是非、知真理,在纷乱的社会变革和思潮涌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总书记教导我们,要传承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扎根基层,走家串户了解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做群众的“知心人”;俯下身子苦干实干,用汗水浇灌热土,做群众的“带头人”,学习理论结合实践,用知识改变命运,做群众的“领路人”。
新时代需要全民团结一心、奔跑筑梦的精神气质,用智慧的大脑开启筑梦之路。俗话说得好“知识就是力量”。国家主席习近平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众所周知,16岁的习近平在延安开始知青生涯期间,无论是上山放羊,还是在田间地头,读书伴随他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那时的他就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的豪言壮志。可见,在那个时代,习近平主席就把读书当成每天汲取精神食粮,补精神之钙的必做之事。
时下有句流行语:“习惯决定出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至关重要,这一点我们应该多学学被称为“图书馆王国”的德国,这个国家平均6000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而且还建有“街头图书馆”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为培养国人读书提供便利条件,故此,你在德国公共场所环视一下,就会看到有在公园的草地上,公共汽车上、飞速疾驰的火车上人们手捧着书沉浸在阅读之中的画面。记得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新教路德宗的奠基人马丁・路德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那么我个人简单理解为一个国家繁荣取决于国人的阅读水平,取决于国人从书本中汲取的精神食粮和补精神之钙的多少。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无不是饱餐精神食粮,才获得伟大成就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不止一次讲述过他的读书故事,也每每在演讲中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让听者叹服。早在几年前,上海嘉定图书馆被评为“全球最佳公共图书馆”,可见,我国重视读书的程度。读一本好书,是智者思想的备份,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理疗心灵的良药。
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大家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吗?因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带动身边的人参与读书,在新时代的大潮中,让读书伴你度过每一天,汲取精神食粮,补精神之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张建华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青年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