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老手艺,奔向好日子
2021-05-19 13:24:33 | 来源: 中廉导刊
在广阔的乡村,存在着一大批老手艺,“丙安古镇油纸伞、手工苗银、古法造纸、蜡染、蓝靛印染...”等等,都是贵州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都是出自他们之手—乡村工匠。这些手艺人发自内心地热爱一件事情,并专注的干了这件事一辈子,他们执着坚守、积极进取,只为乡村更富裕更美丽。
扎根农村,成为发展领头羊。在经济快速发展,机遇挑战并存的社会,大多数人都在适应大城市发展的快节奏,追逐着财富以及财富所带来的物质享受。但这些手艺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选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的守护者,成为带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之一。
学好手艺,鼓起群众钱袋子。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工匠精神”是成为手艺人必不可少的。要想使老手艺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支撑点”,就需要支持鼓励传统技艺人才创办特色企业,带动发展乡村特色手工业,是手艺人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的“牛人”。盘活乡村产业特殊资源,使之成为符合时代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非遗产品。
改良技艺,以创新传承传统。传承手艺需要依托于人,要想老手艺源远流长、充满生命力,就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壮大工匠队伍。深入挖掘手艺技能型人才,唤醒广大劳动者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激励其涌入队伍潮流。高等学校建设需紧跟农村发展步伐,助力培养“乡村工匠”。让“乡村工匠”不仅有数量,更有“高精尖”的“乡村工匠”。把手艺做精做透,在父辈做法的基础上,进行工具和做法上的改良。
“匠心但执守,匠道必永存。”传承老手艺能够赋予“工匠精神”新的精神内涵,对振兴乡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都具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印大方 贵州省镇远县羊场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