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文选 > 正文

依托老手艺,奔向好日子

2021-05-19 13:24:33 | 来源: 中廉导刊

在广阔的乡村,存在着一大批老手艺,“丙安古镇油纸伞、手工苗银、古法造纸、蜡染、蓝靛印染...”等等,都是贵州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都是出自他们之手—乡村工匠。这些手艺人发自内心地热爱一件事情,并专注的干了这件事一辈子,他们执着坚守、积极进取,只为乡村更富裕更美丽。

扎根农村,成为发展领头羊。在经济快速发展,机遇挑战并存的社会,大多数人都在适应大城市发展的快节奏,追逐着财富以及财富所带来的物质享受。但这些手艺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选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的守护者,成为带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之一。

学好手艺,鼓起群众钱袋子。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工匠精神”是成为手艺人必不可少的。要想使老手艺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支撑点”,就需要支持鼓励传统技艺人才创办特色企业,带动发展乡村特色手工业,是手艺人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的“牛人”。盘活乡村产业特殊资源,使之成为符合时代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非遗产品。

改良技艺,以创新传承传统。传承手艺需要依托于人,要想老手艺源远流长、充满生命力,就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壮大工匠队伍。深入挖掘手艺技能型人才,唤醒广大劳动者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激励其涌入队伍潮流。高等学校建设需紧跟农村发展步伐,助力培养“乡村工匠”。让“乡村工匠”不仅有数量,更有“高精尖”的“乡村工匠”。把手艺做精做透,在父辈做法的基础上,进行工具和做法上的改良。

“匠心但执守,匠道必永存。”传承老手艺能够赋予“工匠精神”新的精神内涵,对振兴乡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都具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印大方 贵州省镇远县羊场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