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辉煌的力量之源——延安精神
巍巍宝塔,滔滔延河——延安,革命圣地。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关键都要靠实事求是。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年来到”,歌曲《白毛女》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恶,热烈歌颂了共产党和新社会,指出了农民翻身求解放,劳动人民的反抗意识,鼓舞人民的斗志,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反映阶级剥削给劳动人民造成的沉重灾难。最终,1945年的4月28日,《白毛女》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举行了首场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剧本和演出受到了充分的肯定。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队从陕西宜川县到壶口附近,东渡黄河,沿途看到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形,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又联想起日寇对祖国的践踏和人民的拼死反抗,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写下了“黄河”诗词。冼星海听了“黄河”这首诗词后,非常兴奋,随后的几天中,他把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和对祖国奋起的希望化为一个个音符,在一个小窑洞内写成了耳熟能详的《黄河大合唱》。多少年来,黄河大合唱一直作为正义力量的象征,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黄河大合唱的精神,以其激昂的旋律穿越时空而彰显巨大的魅力。
《白毛女》《黄河大合唱》等大型极富影响力的作品,丰富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为抗日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红色血脉永赓续,延安精神代代传。一首首鼓舞人心的歌曲都是在延安这片土地上孕育、开花,用歌声表达内心的爱国之情,用生动表演影响每一个有志青年。延安精神地延安,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出发点,将时刻被后人传唱和铭记。我们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员干部都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内蒙古丰镇市官屯堡乡党群服务中心 任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