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洋澳过“三关”
2020年9月,我从北京高校毕业,来到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洋澳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开启了为期两年的寻梦乡土旅程,拜师群众,服务百姓。两年时光匆匆,摸爬滚打间,我已夯实了臂膀,融进这片土地。
还记得到洋澳头几天,村干部、老百姓常会用“大学生”“高材生”的名头同我寒暄几句,而后便不理睬我这个后生了。入户走访,也吃了不少“闭门羹”。如何真正让洋澳百姓接纳我、欢迎我、信任我?我暗暗下定了决心。
入乡随俗,提升本领,想同老百姓掏心窝子说话,方言很重要。《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曾提及,习总书记青年时赴延川农村插队,闯过了“五关”历练,其中重要的一关就是“语言关”。到村第一天,作为一个温州人,我在异乡说着普通话,和父老乡亲的“土语”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我当即意识到,时间一长肯定会和老百姓疏远。往后的日子里,我像孩童学拼音似的,开始学习“温岭话”这门全新的语言,逐字逐句地模仿,在日常生活中逼着自己用蹩脚的方言交流,每日向乡镇的同事讨教。如今,我已从初来时一窍不通的“外乡人”,蜕变为一个操着“乡音土语”的“本村人”,给老百姓讲防疫政策、作反诈宣传时,也更接地气了。
洋澳村,位于大溪镇的西南边,毗邻主城区,背靠壮美方山,更有谢铎墓旧址屹立于此,村里人常笑侃:“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可就是这大溪镇的门户村庄,村里已有30多年没有建房,村庄人居环境破旧杂乱,住宅消防和安全隐患很大。“现在村里争取到一个农房迁建的机会,政策很难得,但还是有些老百姓会忌惮,拆迁意愿不强烈。”村书记同我交流。50亩土地、75户村民、107间宅基地的规划早已落地,但签约迟迟推进不了,很多老百姓看不懂合同,生怕房子被拆落得一场空。我主动走进田间地头,拾起自己的法学“老本行”,挨家挨户给村民审合同,既是给村民过“政策关”,更是给自己过“群众关”。三个多月时间里,我每日都奔走在75户村民的门前屋后,做工作、抚人心,挨家挨户的情况都聊熟于心。印象最深的是张叔一家,9口人,四世同堂,补偿安置细节很复杂,针对他关心的有效人口、宅基地审批、交房时间等问题,我先后五次登门,主动解答并回应切实的诉求。如今,看着村子新综合楼前人来人往,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洋澳村也搭上了共同富裕的“东风”。
“文笔关”,是我遇到的第三关,“好文章”正是乡村留声传声的“金话筒”。“小唐,我们村在山头旧址搞了茶文化庄园,现在要申报文化景区了,你看看能不能写一个推荐‘方山茶博园’的文章。”这是村书记第一次委托我写文稿,如何用精湛而吸引人的文字打响方山茶博园的名片?山林蓊郁,春风煦暖,这是我迈进茶博园的初印象。除农业种养外,园内还建成了现代农业展示馆、方山云雾茶历史文化长廊,集采摘、观光、餐饮、住宿、会议、度假于一体。真情实意的文字感悟,才最打动人。“望星空穹顶,赏月色浪漫,聆听大自然的呼唤,在茶博园漫游、欣赏、沉醉,这里会是您向往的‘诗与远方’。”欣喜的是,茶博园文化景区已顺利建成,如今每日人流熙攘,这座乡村振兴的产业园每年可以为村子带来百余万的收益。感谢自己笔耕不辍,肃肃宵征,用文字记录下点滴民情,基层风采,绘成了“筑梦乡村”的美丽画卷。两年间,数十篇的国情调研、村务信息、人物传记,更助我锻炼系统思维、汲取基层养分,让我的羽翼更加丰满,信仰更加坚定。(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人民政府 唐诗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