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要把握“土特产”三个工作要求
乡村富不富,关键在干部。机关干部下基层驻村帮扶,让综合素质高、担当意识强的人才赴一线出谋划策、拼搏实干,是打赢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硬仗的重要举措。从“驻村干部”变为“助村干部”,要牢记“土特产”三要义。
从“精”到“土”,将自我融于广袤乡土。驻村干部不仅面临着自然环境的转变,更面对着语言、人情、风俗的考验。要想变边缘人为“自己人”,成为称职的跨界者,就要去精存土,说土话,下田地,走村庄,把握村与土的精妙内涵。“土”是语言的土,学说土话了解民情宣传政策;“土”是生产方式的土,学干农活感受农民的不易与辛勤;“土”是生活习惯的土,在粗茶淡饭中品悟质朴与真情。唯有从里到外的转变,长时间的耐心与恒心,才能将信任植于村民心中,去客套话为真心话,变“闭门不见”为“热情招待”,也唯有如此才真正能知道民之所需、所求、所盼。
从“广”到“特”,使真劲把握亮点特色。一村有一村的特点,一地有一地的风采。因地制宜,是驻村干部最应把握的要领。在档案室、图书馆翻阅资料,去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实地走访,与干部群众贴心交流,拓宽广度增加深度,成为当地“百事通”,熟知历史渊源、乡贤名人、地理位置、特色产业、传统习俗,将“特”把握透、把握实。进而摆正心态、尊重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化“遍地撒网”为“重点捞鱼”,变“千篇一律”为“重点施策”,让乡村出更多“精”、更多“彩”。
从“学”到“产”,用实干引领乡村振兴。我来乡村做什么?村民需要我做什么?这是每一位驻村干部从接受驻村任务起就在思考的问题。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可巨大的差异、崭新的挑战也鞭策干部增长才干、积累经验,实现个人发展加速度。然而,驻村工作有着更重要的使命,即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驻村干部在火热的实践场向村干部、村民学习,更应学以致用,将“三农”政策、理论知识化为行动,做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成绩:坚持“两山理论”,保护绿水青山;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力招商引资;坚持“传文明树新风”,深化乡村治理,从根本上激发乡村发展潜力,培育内在发展动力。 (浙江省余姚市凤山街道党建综合专员 杨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