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面镜子”照亮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3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中国式现代化关乎民族复兴之路,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梦想和期盼。宏伟蓝图已经擘画,前进号角鼓舞人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在新的赛道上,党员干部要随身携带“三面明镜”,遵循新时代理论,运用新时代思维,树牢新时代作风,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之志照亮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肩负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重任,奋力推动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用“凸透镜”凝聚思想共识,以“根植国情,勇立潮头”的新时代理论,点亮中国式现代化的“领航路灯”。凸透镜能将所有光线聚焦在中心一点,从而汇聚出更强的光热。山雄有脊,房固因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回忆往昔峥嵘岁月,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能够带领人民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夺取最终的胜利,实践证明:党的领导能够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局之年,党员干部要牢记“凸透镜”聚焦中心的原理,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这不仅是每个共产党员入党时的庄严承诺,更是修心炼身、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深耕细悟、常学常新,要将新时代理论和精神同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和重大成就结合起来,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和各项战略部署贯通起来,深刻理解新时代理论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复兴路亮起指路明灯。
用“三棱镜”剖析问题症结,以“剥茧抽丝,守正创新”的新时代思维,点燃中国式现代化的“攻坚火炬”。光束经过三棱镜的折射能够将各类单色光分开,即“色散现象”,这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当前,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正处于爬坡上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基层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现实需求日趋多样,基层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在改革发展、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的主战场上,许多问题相互盘绕、错综复杂,无法通过单一的方法立竿见地解决,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攻坚过程中怀揣“三棱镜”,具备分解问题的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用“钉钉子精神”研究解决改革推进中的复杂矛盾和问题。党员干部在面对疑难问题时不能只停留于问题表面,要练就“火眼金睛”剖析发现各个环节的症结,要学会将复杂矛盾拆解为小问题,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接着一环干,从而达到“手术刀”般消除问题的效果,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用“平面镜”描绘精准画像,以“问需于民,行之愈坚”的新时代作风,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为民初心”。平面镜具备等大、等距成像的特点而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基层的大地同样是一面镜子,照入的是群众的诉求,得到的是群众的评价。有的党员干部没有认真倾听,而是将群众的事情随大类、分大流处理,往往导致服务不够精准,问题无法消除;有的党员干部奉行搁平捡顺,常常把群众的大事当成小事,将群众的问题视为“无物”,既伤害了干群关系,又让问题沉积变成了新的历史遗留。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党员干部在基层工作中要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通过“平面镜”原原本本“描绘”出群众关心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识民情、接地气的部署,确保我们“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要杜绝“我不行、我不会”的推诿心态,消除“空话套话”的官僚作风,真正走进百姓家中,实实在在做到干一件成一件,接一件解一件,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与群众一同奔赴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明天。(湖州市长兴县委组织部办公室干部 高珑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