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为师 劳动为荣
从小耳闻“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时念着,却难悟其义,古有司马光“凿壁偷光”的勤学苦读,陶渊明“采菊南山”的悠然自得,一句句名言发人深省,一个个典故耳熟能详。但真正令人渐悟的,是基层经历的点点滴滴,那一亩田、一头猪、两三鸡鸭、一方石屋,星星点点的农家小院组成的蚕桑之乡-合川狮滩。
在森楷事迹中感悟中国劳动之美。走进合川,途经森楷路,到达历史名人张森楷的故乡,他是一名实业家、一名教育家,更是一位勤奋爱国的能人志士,被誉为“川东蚕桑之父”,他七年桑梓育人,十年救国实践,两年爱国斗争,开办“蚕桑公社”,创办“时中小学堂”,他的一生,向我们展示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不屈的民族精神,似乎所有的不可能在他这里都变成了可能,我想,在他的光荣生涯的背后,是他对待每件事情的精益和专注,是中国人刻在基因的工匠精神。这不禁让人想起中华民族渊源历史长流的风流人物,从古至今,有敢于尝试,百折不挠的神龙氏,引导了中华民族的智者“利用自然,改造生存环境”,这样的思想精神代代传承,以致有了后来的“战天斗地”“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人定胜天”。有精益求精、心灵手巧的先秦匠人鲁班,引导中国匠人“物勒工名,追求极致造物”,才诞生了“四大发明”“千佛万像”“木牛流马”“八龙地震仪”的巧夺天工。古人虽已不在,但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却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正是因为一代代楷模的存在,才点燃了文化兴邦的星星之火,走过革命的万里征程,越过历史的风云变幻,终成燎原之势。岁月斑驳,沧桑如画,一代代杰出人物不忘初心、接续奋斗,谱写了披星戴月的壮美篇章。这使得工匠精神逐渐融入到中国人民的血液中,贯穿于中国人民的行动里,感召和鼓舞着一代代中国砥砺前行。
在脱贫典范中感受基层勤劳之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循着总书记的实践足迹和思想指引,从“书生郎”到“基层干部”,选调生涯的开始,基层走访学习的第一堂课,便是来自任家村致富能手建卡贫困户周业建,“从零到一、从无到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面朝黄土背朝天,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当第一次去他家登门拜访,朴素的农房,干净的院坝,秋高鸭肥,笼中鸡胖,无不向我诉说着他的勤劳朴实。首次见到周业建,精瘦、黝黑,可能因为年过70的原因,有些驼背,但爽朗乐观,精神饱满,当我问到他的收成时,他骄傲地告诉我:“我有10亩庄稼地、2亩鱼塘池、112只鸡鸭,13只兔,还有8桶蜂蜜,种不了多少,人老了,但够用够吃。”每一个数字的精确程度令人惊讶,我想是长期的用心呵护使得他如此“心中有数”,接着兴致勃勃指引我观赏他的产业。这一切对于曾经“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我来说大为震撼,仅仅只是参观学习,酷暑和炎热就已经让我大汗淋漓,我渐渐明白,“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也渐渐明白劳动模范给群众带来的精神力量,历史总会有丰功伟绩之人,但推动历史前进的,永远是普普通通的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热爱劳动,义无反顾地投入劳动,脚踏实地地躬身实践,努力在平凡的岗位成就别样伟大,便是以实际行动续写“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在前辈垂范中感知爱岗敬业之德。“些小吾曹州县里,一枝一叶总关情”,依然深刻的记得前辈的叮嘱“心中有多少责任,脚下就沾有多少泥土”。在基层的不断成长离不开前辈的率先垂范。近一年的时间里,党建统领、扑灭山火、疫情防控、文化宣传、一件件工作记忆犹新,我所看到的,是狮滩前辈奔走乡野,穿行万户,为群众幸福倾心付出;是24小时防控疫情、安全值班,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是细心讲解、扶贫扶志,为脱贫事业无私奉献。看到前辈用实际行动做好老百姓的“领路人”,不遗余力调研、推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身在其中,目之所及是无数身影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我想这便是我所从事职业的光与热,对于职业的认同和毫无私心的付出营造了良好而和谐的工作氛围,正当是印证了那句“为人民服务”。(重庆市合川区狮滩镇人民政府 陈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