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笔”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任务仍在农村。”所以要想民族复兴,必先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是时势与人为双重合力的结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在本土资源、特色方面、产业发展上下功夫。
以“土”为笔,勾勒。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其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都在不断被发现与挖掘。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挖掘与分析本土乡村的优势资源,才能更好的把握建设一个怎么样的乡村,这一乡村振兴元问题,才能抓好乡村定位。塑好乡村形,就是在新时代下,不断加强乡村建设与美化,让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打造农民宜居宜业家园创造条件,为发展绿色乡村旅游做好基础。打好乡村实,就是结合本地实际资源、优势、土地、产业、人才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在加快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基础上,发展乡村一二三产业,将乡村打造成越来越多人养生养老、创新创业、生活居住的向往地。铸好乡村魂,就需要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田园文化等,保留富有乡愁记忆的文化地标、优秀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等,展现本土乡村特有魅力。现在,在农村中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这些都是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的重要体现,为乡村振兴开出了新路径。
以“特”为笔,描绘发展“引、路、基”。在现在的乡村振兴发展中,要时刻牢记因地制宜,重在突出地域特点。以特色为引,一引商,加大招商力度,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发展;二引人,宣传当地风情,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或者特色农产品。以特色为路,不断扩宽产业发展之路,环境美化之路、人文进步之路。以特色为基石,分析与解决现有的品种、品质、品牌水平还比较低的问题,抓住发展先机,加快培育高品质、有口碑的特色产业,树立高标准、严要求、强落实,不断提高产业品质;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宣传,不断提升品牌宣传度。产业兴旺发达,乡村振兴才有牢靠的物质基础,才能够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乡村振兴才能名副其实。
以“产”为笔,书写“补、融、育”。当前,我们乡村产业发展较多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面临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宣传弱等诸多挑战。“产业补”主在延长产业链,消除产业短板,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从长远看,乡村振兴要兴得起、走得远,不可能单兵独进,必须扩充现有产业,联结城乡市场,打造乡村特色产业集群。“产业融”主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强农业领域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的核心就是土地流转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技术创新核心就是工业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依托现代科技进行发展迭代。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农业的组织模式和经营模式创新,大力在农村推行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挥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形成集特色产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产业育”主在乡村人才培育与引进,增加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本土人才,打造能使用各种现代设备的“新农人”“新工匠”。扩大创业优势,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提高就业待遇与福利,引进乡村人才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以“土”“特”“产”三笔,是绘制乡村全面振兴的“线条”和“色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镇人民政府 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