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百姓心为心
西风几时来,流年暗中换。不知不觉在乡村驻村岗位上已经走过了六百多个日夜。习总书记曾说过“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小汪”,但偶尔还是会听到一些村民念叨“这是乡里来的”,我深知自己与百姓的距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与百姓心为心,必须加勤脚步。基层工作中,首先要“身入”基层,经常性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主动与群众交心做朋友,方能察民情,解民意。但实际工作中往往惯于依赖村干部,平时走不出办公室,迈不进百姓家。有事跑得多,无事跑得少;重点家庭跑得多,普通家庭跑得少,导致群众缺乏直接、实在的获得感、安全感。村子算不得大,从疫情期间摸清底数,到认准人对上号,平时的脚步还需再勤快些。今后的日子,我将着眼全村,逐步走访每户家庭,真正成为百姓能说心里话的人。
与百姓心为心,必要挺身而出。基层岗位虽然平凡,但是任务却不平凡。思想上时刻提醒自己牢记我们从群众中来,工作中要事事以方便群众为目标,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实际工作中却是政策使然的各种无奈,家庭困难却不符合低保低边条件,只能耐心与村民沟通,寻求其他途径予以救助。再比如想要建房,却因山区建设用地紧张,不符合规划、土地性质,寻求无助,我想除了政策解读以及与相关办公室的沟通,还要多读几本“无字书”,多学几点“硬本领”,才能了解真实情况,才能更有利于为群众纾困解难。
与百姓心为心,更要以民为师。必须“心入”基层,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以“空杯”的心态去向群众请教,触摸群众的脉搏,贴近群众的心窝。很多工作中我们总是无能为力,但要相信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在日常小事中亦可发光发热,例如与村民一起开展环境整治,实现垃圾分类;一起进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劝导村民房前屋后不要乱堆放,用电注意安全;或者陪伴孤寡老人一起唠唠嗑,消解无聊时光。村民安居乐业,村里建设发展,百姓的一句“这驻村顶好”是我驻村生涯中最自豪、最无憾的成就。(汪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