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引才本在刚性用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近年来,为了打破引才难困局,全国各地大力推行柔性引才,其中以上海、浙江“星期天工程师”最为典型。柔性引才是第一步,要坚持用才为本、激励导向、以才育才,激发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才补短板、用才解难题、用才促发展。
用才为本,凝聚合力。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充分给予柔性人才“信任感”,大胆用才“固根本”,激发干事“源动力”。要强化沟通,适度放权。做好事前对接交流,以高效沟通实现快速匹配,助力破难起步早、走得快。根据项目、难题内容,探索制定权限清单,给予柔性人才自主权、决策权和执行权,确保有权可为、有事可为。要全面融入,深度参与。锚定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产业转型等重点领域,通过走访调研、与会论证、一线落实等形式,让柔性人才以专业技能之所长补地方之短,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案,实现参与一地规划,融入一地建设,助推一地发展。要政府搭台,人才唱戏。立足柔性攻坚项目最小单元,组建人才工作专班,加速柔性引才所思所想向地方破难所作所为转化,把人才的核心技术变成地方的核心成果。
激励导向,立体评价。破解柔性人才难管理,关键在于树好实干实绩“风向标”,挥好精准考核“指挥棒”,保障人尽其才、才为我用。一方面,建立健全用才成效评价体系。围绕柔性人才的工作特性、服务过程、效益结果等重要内容,进行全方位绩效评估、关键业绩指标考核、目标管理,倒逼引进主体做好引才用才全过程管理,保证人才的时间和精力,提高破难成本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正面典型引导。探索设立柔性人才杰出贡献奖等奖项,根据评价结果每年评选和表彰一批突出贡献的人才个人或集体,地方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全面营造“一流人才创一流业绩得一流薪酬”的浓厚氛围。
以才育才,常态长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发挥柔性人才最大效用在破难之外。要引育结合,壮大本土人才库。借力柔性人才专业技能优势,对接培养本地化专业人才,打造梯度人才链,实现“引进一批 带动一群 造福一方”的人才倍增效应。依托柔性人才中介搭桥高校、科研院所等平台资源,通过合作办学、委托培养、基地共建等形式,做大人才基本盘,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要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及时兑现政策。探索“以奖代补”等资金政策,根据引才用才工作实绩实效给予补贴。特别优秀或重要的,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实行特事特办,让柔性人才得实惠,地方发展得实利。(吴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