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必将闪耀星星之光
人到中年科研生涯还能实现“开挂人生”?青年科研人员如何平衡科研学术和事务内容,又如何承担起国家重大科技使命的责任重担?
这些围绕青年科研人员的困扰问题,近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给出了一份答卷,提出要为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鼓励他们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破局出圈”“能力出色”“成果出彩”,汇聚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力量”。
当代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研人员不断增加,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队伍不断涌现,使得青年科技人才在我国科学创新的大舞台上群英荟萃、崭露头角、初露峥嵘。我们引以为傲的嫦娥三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和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都在40不惑之年就挑起大梁、勇担重责;除此之外,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龄低于45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的占比超过80%……由此可见,国家青年科技人才年富力强、爱国奉献、科学报国,他们正在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导型力量。
全面激活青年科技人才在成长成才中的“一池春水”。为保障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中具有朝气蓬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工匠之心,重中之重还在于大刀阔斧地改革体制机制。《若干措施》明确要求减轻青年科技人才非科研负担,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保证科研时间每周80%以上并纳入单位考核;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负责人申报年龄可放宽到40岁,并不设职称、学历限制;鼓励各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面向青年科技人才自主设立科研项目,由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领衔承担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这一系列大胆而有效的改革措施,让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创新舞台上当“主角”,唱“重头戏”。
潮流涌动,百舸争流,生机勃勃的中华大地离不开一批批深耕于科技创新的青年人才,他们立下报国志,追寻复兴梦,必将推动我国科技事业“更上一层楼”。(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