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历久弥新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周年,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更是被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前沿,是“中国之治”的根基,如何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历久弥新、焕发生机,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党建统领推动基层网格智治。一直以来,“枫桥经验”之所以充满生机和活力,最根本的就在于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落到基层,始终旗帜鲜明地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最大程度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在农村,聚焦党员、网格、支部“最小单元”,出台党员网格建设实施意见,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联络群,致力打造“户户有党员联、家家有党员管”责任落实闭环机制,依托党员网格信息灵、人员熟等优势,引导党员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实现“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在城市社区,探索“支部建在小区上”的模式,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对在册党员超过3人、且条件成熟的小区单独建立党支部,建立“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的协同治理机制,让小区党支部成为小区治理的“主心骨”,有效破解小区治理“碎片化”问题。
“五治融合”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时代在变,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坚持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有效构建起党建统领“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治”着重发挥政治优势,加强党对社会治理的现代化领导,凝聚政治力量,发挥党员干部先锋作用、人民群众主力军作用;“自治”着重完善“三上三下”民主议决事、民主恳谈、听证等方式,群众的事由群众商量着办,用协商治理的办法预防和解决基层矛盾;“法治”着重营造可预期的公平公正环境,推动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德治”着重推行移风易俗、全城志愿、关爱基金、爱心食堂等文明实践做法,引导社会崇德向善向上;“智治”着重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社会治理中的引擎作用,通过数字化改革推动治理现代化。
数字赋能引领基层治理整体变革。基层治理是一个贯穿历史的长久话题,必须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顺应时代之变。数字化时代,基层治理方式也必须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在数字化改革中,找准小切口、谋划大场景,把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进行系统重塑、迭代升级,形成一系列具有诸暨辨识度的数字“枫桥经验”品牌,比如“浙里兴村治社”场景、网格安全智治、执行“一件事”改革、全息人口管服、直播平台监管等,推动基层治理从传统向智慧、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从碎片化治理向整体智治、高效协同治理迭代升级。不断强化数字赋能,依托智能化措施破解治理难题,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智能互联技术,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让智能服务抵达群众身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历久弥新。(杨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