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要坚持“四下基层”服务群众
“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是基层驻村干部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的“传家宝”、“指南针”。35年历久弥新,实践证明只有深入基层听真话、建真言、出真招,才能在书写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做实理论宣讲,多说“大白话”,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到什么山头就唱什么歌,能让群众听懂才是硬道理。驻村干部要“入乡随俗”全面了解村情民风,化身“本村人”站稳群众立场,会用“土言土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要联系群众的生活实际,要结合惠民利民政策,要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用“大白话”清楚明了告诉群众,才能让人民群众“打心底里”去忠心拥护、自觉践行党的正确主张。
做实调查研究,深挖“真心话”,让群众呼声变成幸福期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查研究是了解基层民意的“桥梁纽带”,驻村干部必须带着脑子、迈开步子“跑”起来。习近平同志从不在办公室闲坐,正定3年,他转遍了全县25个乡镇、221个村。浙江6年,他走遍全省90个县市区,在深入调研后擘画出“八八战略”。驻村干部要会“俯下身看泥土”入驻村听民意”,看清真现状、瞄准真问题,收集真建议,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做实下访接访,聊好“家常话”,让问题矛盾化为幸福清单。“信访接待下基层”,驻村干部就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警惕在思想观念上有畏难心理,既要把群众当家人去换位思考掌握信访缘由,也要跳出矛盾看问题。多翻翻旧账动笔记一记,多走访知情人听一听,多围坐与信访人谈一谈。或许是政策不解,或许是赌一口气,人心都是肉长的,驻村干部只有用心用情,走进群众聊好“家常话”,才会让问题矛盾逐一化解,最终把“难事”变“好事”。
做实现场办公,说清“真实话”,让急难愁盼变成幸福答卷。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是收入就业、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关键小事”。近年来,各地推出“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办”、“办不成事”窗口等举措,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即办即好”的高效和便捷。同样的,我们也常看到越来越多的驻村干部坚持在“一线”办公,在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政策,在街头巷尾帮群众在手机上办理业务,在年迈体弱的老党员家中“送学上门”……他们奔赴基层、直击矛盾、现场应考,切实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化急难愁盼为幸福答卷。(赵津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