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从“一”而终,走深走实群众之路
初心为民志不改,鉴往知来步愈坚。“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也就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四下基层”,源起宁德,兴于福建,推向全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厚植为民情怀,常怀“百姓之心”,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是走深走实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干部作风的“金钥匙”。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四下基层”最首要的就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20世纪80年代末的宁德地区道路闭塞、交通受阻、宣传受限,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调研中发现,党的方针政策难以及时传达到基层,他深信“任何工作,舆论先行”,他身体力行,多方筹措资金,解决人才、场地等问题,让《闵东报》成功复刊,让“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方法等地委行署的决策部署通过报纸传入千家万户,大大加快了闽东地区脱贫致富、快速发展的进程。脚下沾泥土,心中怀真情,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最重要的是“下”字,通过真下、实下、深下,与群众交流畅谈,在聊天中宣传党的红色“好声音”, 面对面开展宣传,心贴心传递政策,做到基层在哪里,党的声音就到哪里;群众在哪里,情感联系就在哪里。情系基层、创新形式,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生动的形式、最接地气的内容,把根扎在基层,把血脉融入基层,更好地凝聚群众力量,全面、准确、生动地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有益政策传达给群众,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到位、落地生根。
调查研究下基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传家之宝,是密切了解群众、做好干群关系的纽带,更是科学决策之基、谋事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牢记,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时代和科技在进步,通过网络似乎社情民意尽在掌握,但是要深知群众实践中蕴含着丰富智慧,唯有“放下架子、迈开步子、俯下身子”“沾沾泥土气”,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聊到一起、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拉近干部与群众心与心的距离,才能将文件上读不到、会场中听不到、办公室里想不到的一线精神和实践发掘出来,才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及时化解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让“下基层”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切口”。
信访接待下基层。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最能拧紧干群关系、保持血肉联系、夯实执政基础的工作。群众事情无小事,了解群众真切愿望、急切诉求,才能检视工作不足、为党分忧解难,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唯有站稳人民立场,让“信访接待下基层”变“坐堂等访”为“主动接访”,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把群众事情当作自己家事,德法并举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才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来的时候急匆匆,走的时候心里暖烘烘”,实现基层案结、事了、人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现场办公下基层。深入基层抓落实,走近群众抓服务。习总书记指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坚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从文山会海中走出来,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坚持“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不断围绕问题抓落实、围绕问题找答案,不断增进人民福祉,锤炼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近年来浙江率先实行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推出数字化治理,在街道、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甚至手机软件上就能实现大事小办、小事简办,大大优化的群众服务办事流程,把“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乡村振兴到社区治理,再到高质量发展,“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已经融入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唯有怀揣“初心如磐,使命如炬”的决心,打造耐心、细心、温馨服务,努力把聚民力、顺民心、惠民生、暖民心的工作做细做实,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才能创造经得起人民检验、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绩。(刘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