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创造者和受益者
1978年12月的一天,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内,严金昌等18名庄稼汉按下鲜红手印,签下“生死契约”。契约内容如今看来仍惊心动魄:“我们分田单干,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分田单干的动因是什么?吃不饱饭,“饿怕了,也饿极了,一家人想吃一口红薯,但家里都没有”。穷则变,变则通,小岗村人首创的农业“大包干”逐渐走向全国,成为改革开放的一面鲜明闪亮的旗帜。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得到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极大迸发。从第一次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到中国自行研制的航空母舰下水;从全球最长高铁“复兴号”上线运营到C919飞机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人员在一线没有节假日,通宵达旦攻克了一个个卡脖子的技术难关。从最初的食物供应严重不足只追求温饱,到健康饮食逐渐深入人心,绿色、有机成为餐桌上的新宠,我国不仅解决了百姓吃饱饭的问题,而且正从“吃饱”向“吃好”转变。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从以前如果拥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而招来羡慕,到现在可以坐着高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以前的商店到现在的网购,足不出户就能采购任何所需要的商品;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票证”到现在一部手机走遍中国;从书信时代到“5G”时代,虽然相隔万里仍可面对面交谈。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都发生了巨变,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了人民,从而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为评价改革成效的标准。
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道路既然越走越好,就更要继续走下去。弄清楚为什么改、为谁改、怎么改这些常识性命题,接下来就能更好地走下去。传承经验,放大经验,丰富经验,继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必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完成深化改革开放的各项任务。(田欢欢)